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快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caijingkuaixun/2025/98807.html

妈妈岗:国服版庶务科来了吗?

时间:2025-06-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我对妈妈岗的评价极高,这个政策提出者对当下社会环境以及人口问题的洞察非常精准,应该也非常深刻的吸收了日服庶务科的经验,且相比我们的纸上谈兵,他还做了非常好的本土化落地,没有生搬硬套,堪称是

  妈妈岗的本质是精准扶贫,他非常有创造性的,将过去几年农村扶贫的工作经验,结合到了社会生育问题上,将母亲补贴,进行了精确的再分配。

  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将这几年生育问题归结于女性权益不够,觉得只有继续提升女性权益才能提高生育率,对吧?

  如果谁给出的答案是“升”,那这水平基本告别社会学问题讨论,以后社会问题上他的发言我看一秒都是浪费时间。

  真正的道理往往是一通百通的,如果一个事物要一堆理论和名词来解释,往往是你没摸到大象真正的样子。

  答案是,这个话题下,从劳动权益角度去讨论妈妈岗,讨论妈妈岗对女性职工男性职工影响的,就是大水漫灌的最好体现。

  女性工作岗位的讨论,不论是正方还是反方,赞同还是反对,男性博主也好,女性博主也罢,你会发现所有人的讨论全都集中在社会责任,保护弱者上。没有一个人,哪怕是女性博主自己,都不会尝试从生产力角度去解释这个问题。

  他和所谓的生产力,劳动效率这些没有一丁点关系,就是一个政治正确问题,讨论的是对不对,而不是好不好。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秤了一千斤打不住。很多女博主都会高举道德大旗,反驳职场歧视,反对不招女工,但几乎没有人能说出这个政治正确最初,最开始的合法性来自哪里——答案就是来自母亲补贴。

  企业和大众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宁可亏钱,宁可损耗一部分生产力,也要优待女性职工,而是出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延续的双重考虑,在权衡之下,采用了一个最优解,我们在招干活男工的基础上,还得保证一定数量的女工。

  你这个“不能不招女员工”的思想钢印,这个你认为理所应当的政治正确,社会共识,本身就是当年大水漫灌的结果。

  当年结婚生子是社会主流趋势,社会思潮自然也遵循这个逻辑,从国营企业到民营公司,大家都认可要优待女性优待母亲,哪怕你下不了矿搬不动砖,大家也尽可能会在办公室文职人员上多招一些女性。

  啊我能坐办公室,是因为我优秀,你下矿搬砖,是你不够努力;我可以大肆宣扬不婚不育,但你们不可以不招女工;我可以不遵守逻辑,但你们不能......

  很多人都察觉到不对劲,但很少有人能精确说出问题在哪,答案是就在这个地方,必须招女工的政治正确,核心源头就是母亲补贴。

  文化工作者得有文化,妈妈岗就得给妈妈。日本的政府,企业,大众在漫长的博弈后,诉求完全明牌,既然所谓的女性保障,女员工比例不是为了生产力,而是为了政治正确,为了社会延续,那我为什么不用最直接的办法呢?

  既然我无论如何都得肩负社会责任这个KPI,要去保障弱者,保障妈妈们的利益,那我为什么不用最高效的方案呢?我直接开最低薪招庶务女工不就得了?

  你是要一个2000万薪水的女高管,还是一万个2000薪水的庶务工?职业发展角度是前者,但社会角度肯定是后者,因为这确实照顾了更多底层女性,反正都是冲KPI,我为什么不用最高效的方法冲?

  庶务科的初衷是为了社会延续的普惠保底,你不结婚生育,那你就不是我要保护的群体啊,你就该自己去体验一下市场的竞争啊。

  嫌庶务科工资低,我又没绑着你一定要干这个,你这么优秀的独立女性,完全可以靠自己能力打出一片天啊?

  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一个事物不会因为竞争对手的强大而被淘汰,只会因为相同生态位上的竞争而被取代。

  直白一点就是,生产力不如男员工,但因为过去优待妈妈的共识而被大量招聘,本身却又要念独立经书的女性。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