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房产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fangchanxinxi/2024/79299.html

组件就分两种:Q+和非Q

时间:2024-06-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索比光伏网讯:近日,光伏巨头晶科能源顺利获得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V颁发的Qualification Plus(简称“Q+”)证书,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该测试的光伏企业。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你如何定义高效,270瓦是高效组件,还是280瓦。3年前的高效组件现在看来就是低效组件了,所以高效是个动态的标准。晶科已经推出了试产最高功率334.5瓦的60片多晶,并计划将在3-5年内,将此产品投入规模化量产,因此3-5年后高效的定义就是330瓦以上了。

  记者:放眼全国,光伏电站质量问题日渐凸显,相关机构数据表明:去年曾对国内32个省市,容量3.3GW的425个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所用组件进行检测,发现光伏组件主要存在热斑、衰减、隐裂、蜗牛纹等一系列问题。您对此怎么看?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我认为大部分电站还是有品质保证的,但不排除有些电站设备衰减率的确高,特别是在电站建成3年以后。所以我们不应该仅仅只关注组件的初始功率和效率,甚至更不要纠结于单晶还是多晶,未来3年以后才真见分晓。毕竟光伏电站是25-30年的投资,路遥知马力,可靠度和效率同样甚至更重要。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Q+认证是德国莱茵TV最新推出升级测试方案,Q+相对目前行业通行的组件认证标准IEC61215,Q+测试条件和测试序列更加严苛,更能反映组件在极端严酷气候条件下的运行可靠性例如:包含检测组件在沙漠等温差显着的区域下的实际表现;包含IEC61215标准中没有的组件动态载荷试验,该测试最大化模拟了组件在户外遭受风压振动时的隐裂情况并能更真实的反映组件的机械牢固性。此外,Q+测试还涵盖了湿冻循环,绝缘测试及热斑测试等。是的,未来的组件就是分为Q+和非Q+的。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外力如风、雪或覆冰等外力的长期频繁作用下,可能导致组件内部电池片发生隐裂。而隐裂的产生,将直接影响组件的功率输出,并可能导致组件发生热斑效应,从而降低组件的整体运行寿命;此外,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组件“蜗牛纹”现象,与组件电池片的隐裂也直接相关。所以有些组件虽然过了5400帕,2400帕测试,但几年以后电站衰减就非常明显了。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