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guonaxinwen/2023/51481.html

关于无知的反义词是什么为什么会上热搜?

时间:2023-02-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春节期间,一位二手车行业的朋友跟笔者聊起现在的市场行情,给出了这样的判断。用他的话说,以前的日系车简直是卖疯了,“收一个卖一个”是常态;而从去年夏天开始,日系车“收一个库存一个”。

  如果说曾经的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有着长达20余年鲜花着锦般的繁荣,那么如今的日系车,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局面。

  先说一个很多人可能不太相信的事实:在2022年车企销量排行榜中:排名前15的车企中只有4家日系合资企业。这其中,排名最高的广汽丰田也只排在第九。

  彼时,中国车市经历了自2018年以来的连续三年下行,然而“两田一产”却逆势而上,步入销量增长最快的黄金时期:2019年,日系在华份额首度超过20%;2020年疫情爆发,日系在华份额却达到24.1%的历史最高峰;2021年,尽管份额下降至22.6%,但日系却首度超过德系,成为在中国最为畅销的海外车系。

  以东风本田为例,2021年,东风本田XR-V累计销量19.1万台,是小型SUV领域的销量冠军;而去年,东风本田甚至没有给出XR-V的具体销量,以一句“累计销量超过10万”,来掩盖了这款车的后继无力;这也意味着,原本是东风本田销量中重要一环的车型,几乎面临销量腰斩的局面。与本田相比,日产的危机看起来更深。根据日产中国消息,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和轻型商用车(包括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月销量和郑州日产)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1-12月累计销量为1,045,197台,同比下降22.1%。

  如果轩逸的销量继续下滑,日产能有什么办法扭转局势吗?靠三缸奇骏还是月销不到500台的艾睿雅?显然都不行。那么轩逸销量会继续下滑吗?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轩逸的直接对手、即将上市的2023款秦PLUS DM-i价格有望降至10万以内。

  “日系车正在被中国品牌‘围剿’”。即使是在两年以前,相信很多人都会将这句线年,这句话却变成了现实。

  要印证这个答案并不难。8万元以下的市场,现在基本已经被纯电占领;A级燃油车已经被插混打到只能卖8-12万,轩逸、卡罗拉目前的售价基本就在10万左右;14万-25万的市场主流区间,正在快速新能源化,插混和纯电正在激烈争夺,这一价格区间也是长安、长城、吉利、奇瑞等国产品牌的主要发力点。

  在以前,日系品牌之所以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省油。如今,当新能源技术成为主流优势,日系车原本省油的优势被消耗殆尽,而在新技术上,也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被中国品牌超越。

  在轿车领域,秦PLUS DM-i成为了日系三剑客轩逸+卡罗拉+雷凌的最强对手;SUV领域,比亚迪宋一骑绝尘,平均月销量近4万辆,这个销量超过了RAV4+CR-V+皓影的总销量。不止比亚迪一家,吉利、长安、长城和奇瑞也在大规模反攻。2022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超64万,新能源渗透率达27.9%。吉利、长安超越丰田和本田,成为销量仅次于比亚迪的混合动力制造商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紧凑型SUV东风日产艾睿雅,售价为28.54万-34.28万元。在这一价位,消费者可以买到特斯拉Model Y、问界M5/M7、小鹏G9、理想L7,后者都是中型或中大型SUV,整体比艾睿雅尺寸更大,空间更宽敞。bZ4X和e:N系列定价相对便宜点,但同价位也有很多其他选择。

  比如,在中国品牌中已经广为应用的激光雷达,在bZ4X、e:N系列以及艾睿雅上都没有搭载,即使是在中国品牌燃油车上都极为普遍的8155芯片也没有搭载。其中,艾睿雅使用的还是Mobileye的Q4芯片,这是蔚来老款866车型、理想ONE等上一代产品才搭载的硬件。

  笔者的观点是:从目前看来,丰田、本田、日产想要追上新造车企业,有难度但问题不大,然而现在的关键是,日系车虽然拿出了全力以赴的姿态,但实际行动还是很消极。

  以日产为例,它虽然明确放弃燃料电池的开发,但对于电动车也是持保守态度,2030愿景计划到2030年,纯电动和E-POWER车型销量占比一共才达到50%。而丰田方面虽然换了社长,但在中国准备走低成本电动化路线的道路,是日系车企一直以来追逐成本与利润平衡的最好体现。

  当叱咤中国汽车市场多年的日系车遭遇困局,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明知道电气化势不可挡,却又没有深度转型的勇气和决心,面对愈发强势的中国品牌和更多新势力,日系被蚕食的市场不仅仅是销量,或许还有中国市场的未来。

  如果日系车不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战略布局的线年底,依然会交出一份销量“同比下跌”的答卷。那个时候,对于部分日系车企来说,可能就一切都来不及了。毕竟,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