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guonaxinwen/2025/98782.html

賡续乡村文脉

时间:2025-06-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祠堂变学堂、“花海”带动“热游”、传统村落变身电影村……记者日前走访江西多个拥有近千年歷史的传统村落发现,当地深挖文化潜能,将传统村落文化与乡风家训、农事节气、红色文化等相结合,呈现出人来、业兴、村活、文盛的喜人景象,传统村落活力不断迸发。

  在赣州市赣县区白鷺乡白鷺村,有一座清代建造的书箴堂,祠堂大厅正中悬挂一副对联:书可读田可耕二事均宜着意,箴有辞铭有训两端俱要留心。村民鐘义有介绍,这副对联是想教导后人,不论读书还是务农,都要尽力而為才能有所成就。

  白鷺村始建於南宋,明清时期先后考取568名秀才,17名举人,2名进士,耕读之风盛行。近年来,当地把景福堂等部分祠堂进行改造,形成文化集散、基层善治、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场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还未步入景福堂,琅琅书声便从裡面传来,白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何玉桥正在一句一句教孩子们读古诗。

  “我们会定期在这裡举办书画教学、脸谱绘制、故事宣讲等活动,周末也有工作人员為有需求的孩子义务辅导课业。”何玉桥说,祠堂变学堂,孩子们既有了丰富的文化体验空间,也能更好地将白鷺村的文化代代传扬。

  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何君村的百亩油菜花每到春日竞相绽放,花海绵延,美不胜收。错落有致的传统建筑在花海的簇拥下更显寧静悠然,古树老宅、白墙青瓦与金黄花海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何君村始建於北宋,歷经千年,不少传统古民居和祠堂仍保存完好。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何君村逐渐名声在外,许多村民也尝到了甜头,杨昆便是其中一位受益者。4年前,杨昆返乡盘活闲置老宅,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改造了一个农家乐。他说:“店裡主打本地特色美食,旅游旺季有时一天能接待200多人次,去年的营收超过200万元。”

  何君村相关负责人说,何君村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通过利用乡村生态和传统村落资源优势,发展起农家乐、观光旅游等乡村业态,去年有3万余名游客到这裡“打卡”。

  不久前,一群湖南游客在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渼陂村过了一把“戏癮”。在这个始建於南宋的传统村落裡,他们除了欣赏美景,还作為演员参与微电影《渼陂鱼水情》的拍摄活动。

  游客林玉萍在微电影中饰演一位红军的母亲。拍摄过程中,她身着朴素衣衫送子参军。“渼陂不仅被誉為‘庐陵文化第一村’,红色文化也底蕴深厚。”林玉萍说,以往到别的地方参观常常走马观花,而这次沉浸式体验,渼陂村的很多实景细节和红色文化都印在了心裡。

  “自去年起,我们相继推出6部微电影剧目供游客拍摄体验,在近30万人次的团队客流量中,约有半数游客会选择扮演剧中角色,亲身体验拍摄的乐趣。”渼陂古村景区总经理谭春丽说,微电影拍摄正成為渼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村落文化的独特方式。

  目前,江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413个、省级传统村落157个、传统建筑2万余幢。“对传统村落最好的保护方式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村落格局、建筑形态与发展业态有机衔接。”江西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王登平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