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体育头条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tiyutoutiao/2025/103342.html

為心灵“除霾”為成长赋能(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时间:2025-09-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我是一名有10多年教龄的高中心理教师。“就是专门解决心理问题的老师?”任教之初,常有人这样问。

  什麼是心理健康教育?对它的认知偏差一直或多或少存在。其中,有误解、偏见,有的认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少数“不正常的人”才需要的“特殊关怀”﹔也有忽视、轻视,有的地方心理课常被考试科目征用,有的家长认為只要孩子成绩没下降心理就没问题。开展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校准认知、澄清误区,警惕污名化、娱乐化、标签化等倾向,打破隐形的观念壁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充分激发潜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教育。一句话概括:我们的工作,不仅是為心灵“除霾”,更是為成长赋能。

  青少年处於人生的快速成长期,加上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压力,容易感到迷茫困惑、產生情绪波动。近年来,心理问题有低龄化趋势,需要正视并加以重视。研究显示,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与积极认知的塑造,能显着降低其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风险。开设“新生先导训练营”,开发校本课程,将积极心理学、绘画疗法等专业内容融入教学……在及时解决各种苗头问题中,我们扭转了“心理课=问题人群的课”的刻板印象,用心理学“钥匙”打开了许多学生的心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科学应对各种心理困扰和成长困境。

  看见与关爱能给予学生心灵慰藉。有时候,敏锐察觉并积极回应一个眼神、一句话裡的求助信号,就能為陷入困顿的心灵点亮一盏灯。一次筛查中,了解到一名学生有严重失眠、焦虑情况后,我们按照心理危机干预流程第一时间啟动响应,组织家校联席会议,以专业判断说服家长带孩子就医。一年多时间裡,家校携手帮孩子驱散了心理阴霾。

  育人要育心,这不是单单哪门课、哪位老师的职责,还需要推动家、校、社、医等衔接配合,共同织密“防护网”、筑牢“防火墙”。我们开展“一句话的光”活动,让教师从学生反馈中感受语言的力量﹔打造“班主任新手村”工作坊,以沉浸式体验传递经验方法﹔组织班级亲子心理拓展活动,引导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曾有家长感慨,“过去隻盯着分数,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今天才明白,认可他的努力、毅力,比关心名次更重要。”更多关注学生优长、发掘学生潜能,才能更好发挥教育唤醒内在能量的作用。

  10余年来,我累计开展心理辅导1000余人次,带领团队开展送教下乡、公益巡讲活动,并向省内外多所学校推广相关经验。有人说我们是青年的心灵“摆渡人”。其实,当个人的教育理想与时代的育人需求同频共振,这份以心育心的事业在护航青年成长的同时,也丰盈着自己的人生。尤其是看到曾经沉默寡言的孩子敢於走到台前,得知一度冲突不断的家庭开始尝试理性沟通,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比工作台账上的数字更令我们动容、為我们所珍视。

  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到“关爱师生身心健康”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怀。作為一名基层心理教师,我愿做一个播种者,继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為更多孩子的心灵撑起一片晴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