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房产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fangchanxinxi/2019/5588.html

方言和普通话能否共存?坚持说方言的重庆人或许能给出答案(2)

时间:2019-11-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在回答“要不要说普通话”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得先解决一个问题:方言和普通话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推广使用普通话,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方便大家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重庆这座城市而言,推广使用普通话,也是对城市形象的一种提升。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我们放弃方言,两者可以是一种并行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场合来决定具体使用哪一种。

  上文中提到,重庆地区方言的熟练使用率几乎达到了100%,这一情况其实是相对特殊的。在隶属于吴语地区的上海,同样是在6-20岁人群中,方言熟练使用率却只有22.4%。

  在重庆和上海这两座城市,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似乎正好是相反的。这两座城市的状态,也恰好反映出了方言和普通话共存的两种不同状态。

  不过嘛,这一情况和两座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也有关系,重庆6-20岁的人群里,绝大多数应该都是本地人,而在上海,这一年龄段里,很大一部分应该都是外来人口。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但是方言和普通话依然是共存的,并没有出现一方让另一方消亡的情况。至于未来是否会走向极端,我们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来观察。

  重庆虽然是典型的南方城市,但是这里的方言可是隶属于北方方言,在大部分词汇上,和目前的普通话都是共通的。如果我们将语速放慢,吐字清楚,那么外地的朋友也是能够听明白的。

  语言本就是在实际运用当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就算是目前大家所说的重庆话,也已经逐渐抛弃了一些陈旧的用语,而那些地道的说法,还被赋予了一个专业的名称:言子!

  重庆的午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稍午”,但是现在使用频率是越来越低,除了部分老一辈的人还在使用,年轻的一代基本上都不会再用,甚至都没有听过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言其实也在改变,因为有新的语言形式对它造成了冲击,而为了应对这种冲击,它也只能选择改变,这就是语言的实用性。

  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时代,显得更加普遍。在网络环境下诞生的新词汇,也会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每年都会产生出的各种网络流行语,比如“山寨”这个词,现在只要说到它,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含义,而它原本的意思,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抛开重庆话当中的“言子”,那么它和普通话的明显差别就只能体现在不同的语音语调上了,这就为它们的共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举个例子,重庆话当中的“不存在”,在使用的时候,会明显表现出说话人的感情,大概类似于普通话当中的“没关系、不用谢”,但是这种情绪,是普通话很难,甚至无法表达的。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