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iankang/2019/1746.html

三款500GB容量M2固态硬盘大比拼WD Blue SN500 NVMe SSD(3)

时间:2019-07-0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南京这几天温度比较高,室外36℃以上了,待机时,机箱内部也有31℃了。笔者通过红外测温枪对硬盘的每个位置进行采温,找到最高的温度处进行拍摄。

  ▲这温度是电脑运行《战地V》时,三个固态硬盘的最高温度表现。英特尔660P最高,达到了53.9℃,最低为WD Blue SN500 NVMe SSD,为48℃,比前者低了近6℃。

  ▲负载测试是一个很折磨人的过程,特别是英特尔660的拷贝过程,真心太漫长了。拷贝了半天才达到了52%,离我预设的66%还有不少的距离,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准备拷贝到这个容量了。暂且让英特尔660P上次算,低14%容量的优势来和其他两款进行PK。

  ▲英特尔660P,空间占到52%后,本想选择文件长度为100000MB(10GB)的,结果少输入了一个0,也好,这么慢的写入速度,100GB文件长度得花多长时间啊。

  ▲三款固态在负载情况下进行HD Tune Pro文件基准测试,顺序读取速度三款速度不大,WD Blue SN500 NVMe SSD高于其他两款100MB/s左右。而顺序写入速度,英特尔660P则低的有点可怜啊,只有46MB/s,这样的写入速度跟机械硬盘有什么区别,金士顿A1000的写入速度虽然是英特尔660P的10倍,但比起WD Blue SN500 NVMe SSD,低了34%左右。

  ▲可以看出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高负载情况下,文件复制速度还是挺可观的,达到了577MB/s,相比空盘状态下多个大文件速度的687MB/s,只下降了16%左右;而英特尔660P则悲剧了,从667MB/s直接降到了19MB/s,速度下降了97%;金士顿A1000则从527MB/s降到了151MB/s,速度也下降了71%左右,降幅还是挺大的。这样一比较,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高负载情况下,优势还是挺大的。

  ▲英特尔、西部数据、金士顿三个老牌存储厂商,660P 512GB、SN500 500GB、A1000 480GB三款容量、售价相当的产品,当前各大平台售价分别为485元、499元、459元,基本上在1G1元的范畴内。618期间几款都降到400元以内,算下来大约只有7毛多1G。英特尔660P,采用慧荣SM2263EN主控,QLC颗粒,动态Cache缓存;WD Blue SN500 NVMe SSD,采用WD自家主控,TLC颗粒,无板载缓存;金士顿A1000,采用群联Phison E8主控,TLC颗粒,金士顿自家缓存。

  经过软件跑分、实际应用、温度测试、负载性能测试等操作,笔者发现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综合性能在其他两款之上,空盘状态下,跑分和实际应用性能表现都不差,温度控制的也还算可以。而在高负载情况下,WD Blue SN500 NVMe SSD的优势更明显,速度损失很小。英特尔660P在空盘状态下,某些跑分比较高,但在高负载时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速度已经跟机械硬盘没区别了。有人说,英特尔660P的优势就是容量大,最大有2T版可选,的确,容量大了可以按照更多的软件和游戏,可以装更多的资料,但是达到一定容量后,速度就剧降谁受得了,容量再大但是拷贝速度太慢,这不急死个人嘛。另外,QLC颗粒的使用寿命,理论上只有TLC颗粒的三分之一,这点从产品的TBW上可以看出来,Intel 660P只有100WTB,其他2个都是300TBW,在都是质保5年的情况下,我个人更倾向于TLC颗粒产品。我个人也不推荐使用固态硬盘来存储资料,更推荐大家使用大容量机械硬盘来存储,特别珍贵的资料也可以存到网盘里备份一下。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三款固态硬盘的特点和不足,给大家一个参考。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