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iankang/2019/2412.html

最牛泰山攀登者! 无腿小伙倒立行走10小时登顶(2)

时间:2019-07-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除此之外,还要克服视线受阻的问题,倒立行走时,刘红刚的视线米。一行三人走到南天门时,突然开始下雨,“我的体力还可以,但下雨最先影响的就是眼睛。开始雨下得不大,我们还在坚持,姐姐给我打伞,但后来雨下大了,顺着脸往下流,就看不太清了。”

  刘红刚的衣服和裤子都淋湿了,大雨还带来的另一个问题——石阶湿滑。刘红刚戴着手套也无法避免打滑。冒雨爬了一段后,为安全起见,在姐姐和小妹的建议下,刘红刚找地方避雨休整。半小时后雨停了,淋湿的裤子还没干,刘红刚就急着要继续往上爬,“我一定要挑战成功!”

  雨天过后,刘红刚的上山速度逐渐变慢,有热心游客提醒他,泰山十八盘地段山坡陡峭难行,可以乘坐缆车上去,但刘红刚认为,只有完全依靠自己倒立登顶,才算挑战成功。进入十八盘时,山上的台阶明显高度增加,山坡坡度也更陡,倒立撑上台阶耗费的体力更大了。原本刘红刚走三四十米休息一分钟,到了十八盘,刘红刚倒立十几米就不得不停下来恢复体力。但他从没想过放弃,他说,每当休息时,抬头看见山顶逐渐靠近、逐渐清晰,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强忍着手掌红肿疼痛,刘红刚最终花了10个小时登上了泰山之巅玉皇顶,眼下是绵延不绝的山脉,抬头蓝天白云仿佛近在咫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刘红刚激动不已,“终于把这么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为了纪念这一时刻,他特地单手倒立撑地,姐姐和妹妹用相机帮他记录下了这一瞬间。

  当天晚上,刘红刚住在泰山上。他和家人商量,希望明天可以再倒立下山。“我自己倒立着走上去,再走下来,才是一个圆满挑战泰山的过程。”

  第二天一早,刘红刚一行三人再次启程下山,下山过程要轻松很多,臂力消耗比上山少,加上惯性,刘红刚可以倒立六七十米再停下来休息,有时候甚至比别的游客用脚走还要迅速。下山花费了7个小时,7月16日下午3点多,刘红刚成功回到山脚下,此时他身上携带的四副胶质手套已经磨坏了两副。

  这次泰山行在刘红刚心中是完美的,一路上他得到了很多热心网友的支持和帮助,有山东的好心人看见他在网络平台上的直播,特地联系刘红刚,请他和家人吃饭住宿,为他节约不少开支。

  对刘红刚而言,这个挑战不仅达成了他身处大山多年对外面美丽风景的渴望,也是他攀登内心的高峰、对自己体能和极限的挑战,虽然身体残疾,但却不能阻碍他突破自我的步伐。

  在刘红刚的印象里,因为出生就没有双腿,他总是在家里被照顾得最多的一个。儿时年纪小,如果出门,都是父母和姐姐把他背在身上。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一大早,刘红刚的家人就先起床照顾他吃饭,把他背去教室,中午给他送饭,晚上又再把他接回家里,在学校里也是同学们照顾他。

  村里的小学只教到三年级,读完后就要去距离家五公里之外的学校,因为家里的经济负担比较重,身体也有残疾,刘红刚没有再继续接受教育,虽然心里有些遗憾,但他却没有表达过任何不满。“家里人对我很好,小时候妹妹每次放学后,还会特意把她学的功课教给我,因而我没有理由再去埋怨。我能为他们做的就是自己能够更独立地生活、过得好,不再成为家人背上的负担。”现在在家,刘红刚会帮助父母做些体力活,因为长期倒立锻炼出的臂力,无论是砍玉米秆,还是掰玉米,他都做得比别人速度更快。尽管不能外出挣钱,但他想尽办法减少父母的工作量。

  泰山之旅让刘红刚看见了外面的世界,他还和家人去了山东烟台旅游,7月24日晚才启程回家。“祖国的风景是看不完的,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倒立攀登更多的名山,不断挑战自我。”(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艾陆琦 受访者供图)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