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iankang/2019/4530.html

土豪们都住哪里?实拍(3)

时间:2019-10-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逵园位于恤孤院路9号,很容易便可以找到它,因为正对着它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上面矗立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碑。逵园建于1922年,由美国华侨马灼文所建。历经80多年,这栋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外墙红砖依然保存完好。首层、二层的仿希腊式柱,重新进行了粉刷。楼房上方建有突出的拱门楼,门楼上塑有字样,

  在逵园建成九十周年的2012年,几个热爱艺术、满怀理想的年轻人,用心血和智慧修复逵园,为她注入艺术的力量,赋予她新的生机和魅力。承载着逵园本身深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当代艺术碰撞出的火花,造就出逵园艺术馆这样一个和谐而又独特的艺术空间。

  位于东山新河浦路22号-26号,是中共“三大”部分代表居住的地方。坐北向南,门前有条小河。民国时期,这里是3幢并列同一式样的三层洋房,楼高13.5米,每层深19.1米、宽9.8米。24号楼顶天台建有一座混凝土结构的八亭。四周有围墙,高2米。围墙门口向南,门柱上面各有一座石狮子,门楣上写着“春园”两字

  据资料显示,新河浦目前保存下来的洋房有600多座,占广州市侨房的四分之一,是广州市现存规模最大、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民居街区,也是广州市侨房最集中的区域。

  新河浦路北面是一排老式红砖洋楼,厚重的红砖显示出昔日的辉煌,或旧颜未改或古屋披上新装,马路南边则是河涌,在古树簇拥中静静流过,古树绿荫下光影斑驳,洋楼显古,鸟鸣路更幽静,看着上世纪的仿西洋式建筑群,让人恍如隔世,忘记身在何处。

  新河浦路一带的老别墅风韵犹存,吸引了投资者垂青,其实在广州培正路、烟墩路、寺贝通津等一带和西关逢源街、昌华街也有为数不少的老别墅。有些老房子、老别墅成为酒吧、咖啡屋、茶吧等时尚休闲场所;有些被改作写字办公用途。如新河浦一带的别墅区,这个区域别墅的较多业主在国外,而且较多物业被列为文物保护物业,虽然这

  现在,新河浦老别墅不少已人去楼空,为数不多的可流通物业也极少进入市场。相比现在的各式豪宅,这些老别墅在新一代“金领”看来已经落伍,但浑然天成的林荫道和带着历史沧桑的老别墅,依然留给人太多的遐想回忆空间。

  培正小学是广州市民最喜欢的小学之一,这也造成周围楼梯楼也可以放到2.5万元/㎡左右。据了解,前段时间有一个30㎡的楼梯楼放出,但要价较高,达到90万元,单价去到3万元/㎡。虽然放盘大约半个月后才成交,但依然有对学位有需求的市民不惧高单价。对应培正小学的电梯楼,价格则至少要去到3.5万元/㎡。

  华侨新村位于环市东路,是很著名的住宅小区,是建国初期政府为了安置归国投资的华侨而特别划出市中心的地块而建的别墅区。现在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区,小区内的一草一木都受保护不会改变,所以小区内历年保持鸟语花香,一派桃花源的感觉。

  华侨新村东邻黄花岗公园,西至淘金路,南起环市东路,北至广九铁路。原是一片荒丘,1955年由归国华侨组成“华侨新村筹建委员会”,于同年5月动工。1958年建成,并命名“华侨新村”。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有花园式独立庭院177座,公寓291座,并有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建设的全国大

  华侨新村是广州两个著名别墅区之一,更是已经被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小区。小区内自成一世外桃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更有24小时严密的保安巡逻。说它是广州最适合人居住的小区也不过分。进入华侨新村,感觉就像去到郊外,与环市路的商业大厦成两个鲜明对比,你会怀疑你处的位置是广州的市中心,60%的高密度绿化,再加上

  环市东路及华侨新村一带是广州一个典型的高级国际商务区,从2000年开始,一间间的各式酒吧、餐厅和咖啡馆开始遍布环市东路、淘金路及华侨新村附近,并渐成规模。

  华侨新村至今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这里的街区,清静而曲折。从宽敞的马路,转进深深的小巷,不高的围墙,总有花木擦肩而过,它们从一个个独立的小庭院蔓延出来,洒下满地绿茵。铁门之内,花木葱茏,掩映着一座座两三层高的精致别墅。这些房子,主要厅房都朝南,一个个独立的小庭院,遍植各种鲜花,与路边的凤凰木、紫荆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