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iankang/2023/64604.html

大(dà)大(dà)咧(liě)咧(liě)怎么回事?

时间:2023-10-0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国庆假期,海洋馆大概是很多人的出行选择。毕竟,在宣传图册里,这些海洋生物都极有灵性,也很亲人。比如,海豚见到人就会微笑,白鲸还会聪明地与人互动

  与之呼应,关于海豚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诸如:曾有人在海上航行,不幸遇到风暴,船被打翻,就在这危难之际,恰好是海豚呼唤来了伙伴,救助了一行人。

  这个说法也有着一些科学依据:海豚的脑部褶皱与沟回很多,脑部记忆容量与信息处理能力甚至与灵长类动物不相上下,这意味着它们的智商极高,成年海豚可以达到六七岁孩童的水平。

  几条信息连起来看,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海豚是有灵性的,它们很喜欢人类,所以才会每次见到人类都微笑。

  海豚是鲸偶蹄目海豚科下的水生哺乳动物的统称,由于面部独特的生理构造,海豚们的嘴巴天然就带有向上的弧度。

  在人类的面部表情里,这或许能解读出开心或是善意,但对于海豚而言,这并不代表什么。在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无论心情是愉悦或是烦闷,海豚依然会保持嘴巴向上。

  同样拥有迷人微笑的,还有隶属于鲸偶蹄目一角鲸科的白鲸。比起海豚,在人们眼里,白鲸对人的态度似乎更加友好。

  网上流传着许多这样的视频:白鲸在游客面前不停地游来游去,或者张开嘴巴吓小孩子“表示亲昵”。而在一些海洋馆里,白鲸表演甚至是坐镇票价的重量级项目,白鲸不但能做出各种高难度杂技动作,还会和观众亲切互动。

  研究表明,白鲸身体紧绷且张开嘴巴,其实是受到威吓时发出的攻击与警告。想想看,那样的庞然大物被关在小小的水族箱里,每天供人观看,有些孩童还会拍打玻璃对着白鲸吼叫。这样的举动,明显会引起白鲸的恐慌与愤怒。

  而根据调研,野生白鲸也根本不会跃出大海、在海面上顶球。那些讨好游客的表演动作,都是被训练出来的。所以,如果家长们是带着给孩子科普的目的来观看白鲸表演,那就只能大失所望了。

  每当看到海洋馆里的北极熊表演,许多人都不由联想到童年经典《猫和老鼠》中的一集,有只熊逃出了马戏团,一听到音乐就会拉着汤姆猫跳舞。

  19 世纪末,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做了一系列实验:每次喂狗吃肉前,都会按响蜂鸣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即使没有看到肉,只要听到蜂鸣器的响音,狗都会下意识流口水。

  在海洋馆里,大部分北极熊都会被放置在展区中心,游客们购买食物后还能从高处往下投喂。每当北极熊伸手拿到食物后,游客又会投下新的食物,这在北极熊的脑海里,就会形成一招手就有食物的惯性思维。

  但经过海洋馆的有意宣传,落到擅长联想的游客眼里,哪怕北极熊不懂招手的真正含义,也会被想象成是和游客打招呼。

  如果海豚真的能用表情来表达它们的想法,那一定不是微笑。海洋馆里的海豚多是短吻海豚,资料显示,在野外,它们的活动范围通常能超过 100 平方公里,但海豚馆里主馆的平均尺寸只有 444 平方米,小了 20 万倍。

  它们的烦闷,养宠家庭一定能理解:只要一天不带狗狗出门,就会面临被拆家的局面,哪怕是不爱出门运动的猫,也不能总关在笼子里。而海豚的不满,却还要被误解为开心。

  体型庞大的野生白鲸同样很憋屈,它们在广阔的大海里最深能下潜至 1000 米,为了便于游客参观,海洋馆的水族箱并不会设定太高,白鲸就算游上几十个来回也达不到它们在野外时的运动需求。

  除了空间狭小,海洋馆不适宜动物生存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没法提供给动物一个完全还原野外的生活环境,动物只能被迫改变它们的原有生活习惯。

  北极狼是许多海洋馆的新宠,雪白的外表,谁看了不喜欢?但人们常常忽略的是,它们浓密的毛发,是在冰天雪地中演化出来的。

  我国的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只有青藏高原才属于高寒气候。可以说,大部分地区,都并不适合北极动物生存。

  即使海洋馆空调开得充足,也很难达到它们原有的生活标准。想想看,每次参观时,北极狼等动物是不是都无精打采地躺在地上喘粗气?这其实都是因为太热了。

  但它们遭的罪还不止于此。为了盈利,海洋馆多会训练动物,令其表演。比如海狮就是动物表演节目中的明星角色,传递球、鼓掌欢呼都是它们的拿手好戏。

  每种生物的演化都与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海狮等动物的尾鳍和胸鳍是为了便于它们在海洋中前行,强行让他们用尾鳍站立,用胸鳍支撑身体,无异于让人们用双臂行走,用双脚吃饭。

  有人会拿海洋馆和动物园作对比,认为它们都只是在救助、保护这些动物。但一个有些残忍的真相是,实质性参与物种保护的海豚馆和水族馆只有 5%10% ,多数海豚馆在保护动物上的支出,还不如利润的 1% 。

  2010 年,在美国奥兰多海洋世界,一头向来温和的虎鲸在表演时突然咬住驯养员的手臂,将她拖下水撕扯致死。研究表明,野生的鲸豚性格友好,很少会攻击人致死,但在海洋馆里,虎鲸攻击人的案例却并不罕见。

  不过,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体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呼吁关停动物表演的同时,也有些动物园在尝试将这些生物放生。但愿有天,这些海洋中的精灵,能再次感受到“海阔凭鱼跃”的快活感。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