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unshixinwen/2023/51706.html

怒火平息战斧真相是什么?

时间:2023-02-0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但是,真菌中也有一些狠角色,不满足寄“人”篱下、吃“残羹剩饭”的生活,凭着自己的本事居然能够靠捕食动物来讨生活。

  早在一百多年前(1884),德国学者 Zopf 无意中发现了一种名为寡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真菌可以捕食线虫的现象。

  所谓线虫,其实是一类假体腔动物,它们是动物界一种较为原始的类群。其种类繁多(近 30000 余种),生活范围很广(淡水、海水、陆地上随处可)。

  例如寄生在植物中的根结线虫、松材线虫,寄生在昆虫体内的铁线虫,以及我们熟悉的蛔虫、蛲虫等,都可以通过短期内的快速繁殖对寄主产生破坏性危害。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研究线虫的模式动物,和其他线虫一样,它没有视觉器官,主要靠触觉和嗅觉进行取食。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而且这些真菌大多数都属于子囊菌或担子菌,它们的有性世代往往会形成被我们称为“蘑菇”的子实体(通俗讲就是真菌进行有性繁殖的器官)。

  像我们平时常吃的平菇(糙皮侧耳)、云茸(大球盖菇)、鸡腿菇(毛头鬼伞)等,都是典型的食线虫真菌。

  于是,科学家们便给这类真菌起了一个形象的总称——“肉食蘑菇”(Carnivorous mushroom)。

  你可能很难想象糙皮侧耳(A)、毛头鬼伞(B)、大球盖菇(C)这些平常被我们当作素菜来吃的蘑菇居然是可以吃肉的。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在自然界这个险恶江湖里,迄今已发现了超过 700 种肉食蘑菇,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根据其生活习性和捕食特点,大致可将其归类为“四大门派”:

  但归根结底,还是靠下套儿来抓线虫。尽管捕食器形态多样,但研究表明其主要形成了两个进化谱系:一支是产生收缩环的真菌;另一支是形成具有粘性捕食器的真菌,包括三维菌网、粘性球和粘性分支等。

  它们主要是通过产生成囊孢子、粘性孢子和吞食孢子这三类孢子,再让孢子附着在虫体表面或者侵入体内形成寄生关系来杀死和吃掉虫子。

  吞食孢子经由线虫口器进入体内(A),附着在线虫口腔或肠壁上形成寄生并最终杀死线虫,其后真菌从虫体上长出孢子梗并发育出新的孢子(B)。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相比“刚猛直接”的捕食派和“内力破敌”的内寄生派,卵寄生派真菌就是武侠世界里的那些邪魔歪道,功夫不行却专捡软柿子捏,靠欺负老幼妇孺横行霸道。

  只有在合适的时候才会转而定殖于线虫的胞囊、卵囊或者虫卵上,它们能够利用虫体内的营养物质生长,同时产生多种酶抑制卵的孵化。

  目前常被用来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就属于这一派的典型代表。

  淡紫拟青霉的分生孢子在根结线虫的虫卵表面萌发(A)而厚垣孢属的真菌则可以通过在线虫虫卵上形成附着胞来进行寄生(B)。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

  产毒派真菌,堪比金庸武侠小说中欧阳锋、丁春秋、蓝凤凰这样的用毒高手。它们能够通过分泌毒素杀死或抑制线虫的生命活动。

  这些真菌分泌的毒素主要通过麻痹神经、破坏体壁、抑制功能酶等途径实现杀虫功能。我们平时常吃的平菇(糙皮侧耳),就是产毒派的高手。

  在中国,神仙排名靠法宝,武将杀敌凭宝刀。不管是谁,没件趁手的武器就来闯江湖,怕是早早就得领盒饭了。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结构,主要是欺负线虫没有视觉器官。真菌利用这种陷阱守株待“虫”,坐等线虫送上门来。

  之所以会有粘性,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纤维状胞外聚合物包围,通过表面的粘性物质粘附线虫后,菌丝就可以侵入并消解线虫。

  通常它由 3 个细胞组成,当线虫钻入环中就会因细胞迅速膨胀而被捕获,其作用方式就像人类设计的触发式陷阱。

  在细胞信号的传递下,收缩环上的 3 个细胞会在小于 0.1s 的时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将线虫锁住,然后菌丝会逐渐穿透并消化掉整个虫体。

  棘状小球是近年来在毛头鬼伞中发现的一种新捕食武器。真菌利用自身菌丝发育形成类似铁蒺藜一样长满尖刺的小球。

  这些孢子对虫子(不仅是线虫)来说虽然是美味的食物。但它们就像评书里说的十八般兵器一样,有带钩儿的、带尖儿的、带刺儿的、带刃儿的……

  此外,有的真菌甚至还能产生会游动的孢子,就如同跟踪导弹一样,自主找寻攻击目标,附着在虫子的身体或者卵上进行寄生。

  研究发现,食肉蘑菇们产生的杀线虫化合物涉及醌类、生物碱、萜类、肽类、呋喃类等 10 个大类近 100 余种,其中不乏有广谱杀虫效果的代谢产物。

  但是不用担心,这些化合物虽然对虫子有毒,但是对人却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我们才能够安心地将侧耳科的蘑菇当作食物吃了上千年。

  在世人眼中,蘑菇如同植物一样,是无法“移动”的“低等”生物,干嘛如此费劲地去捕食比自己更“高等”的动物呢?

  众所周知,蘑菇主要生长在腐木或者枯叶上,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素和纤维素,这两种高分子聚合物往往相互连接,形成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其结构强韧难以分解。

  而土壤、淡水、植物中广泛分布着大量线虫,这些原始的、肉肉的、富含蛋白质的小虫虫,对于真菌来说是难得的氮源营养。

  化石记录显示,肉食蘑菇大约起源于 1 亿年前的中生代,从动物体内获取氮源的生存方式极大地拓展了真菌的栖息范围,对于适应更广泛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为了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不甘寡淡的真菌只能设法从其他生命形式那里获取必要的营养补充。

  [1]. 李天飞等. 食线虫真菌研究简史. 《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2]. 刘杏忠等. 食线虫真菌的研究进展. 《第三届全国虫生真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1

  [5]. 马妮等. 食线虫真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2018,45(4)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