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尚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shishang/2019/2050.html

与水位赛跑的 28 小时!武警官兵雨夜连续修复溃堤口(2)

时间:2019-07-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在下游的决堤口,虽然决口宽度只有三十米左右,但是决口处依旧有较深的积水,前往决堤口的道路更为狭窄,部队的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只能用请地方政府协调用小型机械在现场作业,并构筑一个弧形的围堰挡住可能即将来犯的洪水,再在围堰内侧构筑子堤,武警战士们将泥土装进纤维袋,几十名战士一字排开,用手手相传的方式,将泥土袋传到最末端进行打基础和巩固。

  从 12 日下午 5 点开始,上下游两个决堤口的武警官兵先后投入战斗。在上游,由于道路不畅,地方运送土方的车辆屡屡受阻,令战士们更着急的是,从 13 日晚上 10 点开始,天空的小雨越下越大,变成了暴雨。作业平台上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后变得松软,越来越不利于作业。

  13 日凌晨 2 点,暴雨依旧,在作业平台上作业的机械在雨水冲刷的泥土中原地打转,作业被迫停止。

  在下游,现场用小型挖机动构筑的 100 多米的围堰基本成型,并开凿了一个小型渠道,将溃堤处的积水排出。战士则连续在现场进行持续奋战,轮番倒班传递沙袋覆盖在围堰上防止泥土冲刷。

  13 日上午,只休息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武警官兵继续回到杨梓坪的大堤上继续作战。在经过半夜的暴雨后,上游位置抢修的堤坝已经浸在水中,机械无法在上面继续进行作业。

  天上的雨越下越大,抢修方案几度调整,一开始想要用机械从河堤内侧的土地中取土,覆盖在缺口上,但内侧土地很快又被雨水填满,机械很容易在原本就松软的泥土中陷进去,后又改变方案,在疏通交通后,加大土方供应,采取一边填堤,一边行进的方式进行抢修。

  在下游,战士用泥土袋将之前开凿的渠道填实,防止河水回灌,另一面,继续用彩条布和沙袋对堤坝进行巩固。几十个武警战士一字排开,将泥土袋往地处运送,一个个沉甸甸的泥土袋在战士手中不停传递,身上的雨衣则被黄泥沾满,有时泥袋不小心掉落,泥巴溅在战士们的脸上和眼睛里,只能任雨水冲刷。

  只有靠着机械在继续运送土方,加高堤身的空挡,战士们回到驻扎地,蹲在井水龙头下将雨衣上泥土冲刷掉,再找个楼道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儿。

  洣水的水位依旧持续上涨,从早上 6 点 50.78 米,到 8 点的 50.89 米,到下午 5 点的 51.25 米,如果此处决口再不能合龙,河水则可能再次漫过决堤口。

  上游处的决口也从约 70 米,到 60 米,到 30 米,武警战士采用人歇机不歇的方式,持续转运土方到河堤上,展开一场与水位上涨的赛跑。

  13 日晚上 10 时 08 分,随着操作手曹宇驾驶装载机,把最后一车石料推进决口,经过 28 多小时的连续奋战,被洪水撕裂约 70 米决口的杨梓坪段顺利合龙。现场安全员双手举着指挥旗,不停地欢呼,大堤上顿时沸腾起来。任务官兵随后抓紧填土压实,以应对新一轮的强降雨。

  支队政治部副主任许长强称,该部队曾参与多次抗洪抢险工作,决口能够顺利合龙,除了大型机械的科学救援,也离不开战士们能吃苦的精神。

  入伍六年的战士王辉就曾经参加 2017 年长沙的抗洪救灾工作,在橘子洲边上码沙袋,守堤,从第一天上午 9 点多一直奋战在第二天凌晨 4 点,吃饭都是在原地将盒饭一个个传过来就地吃的。

  队伍中最小的来辰刚入伍不到一年,还是一名 00 后,他是第一次参加抗洪救灾,脸庞还显得有些稚嫩。虽然在传递沙袋时,手套都磨破了,他也还是说 不累 。 希望赶紧把灾救下来,大家都能够平平安安的。 来辰来不及清理脸上的黄泥巴,对记者说道。

  7 月 13 日,衡东县杨梓坪村,武警某部交通第一支队采取 石料沉底、沙包填筑 的方式开展封堵作业,武警战士脸上溅满了泥巴。图 / 记者金林实习生张云峰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