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体育头条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tiyutoutiao/2019/3061.html

定了!2020年前江苏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2)

时间:2019-08-1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九)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普通高中学校要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积极依托课程基地、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品格提升工程、学科发展创新中心等,大力推进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十)构建学分管理规范。普通高中学校要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我省课改要求,细化各类学科课程的学分分配方案,特别是要明确对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课程学分分配。要形成清晰的学年学分分配方案,制定学年学分分配表。要完善学分认定办法,明晰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不断提升学分认定可操作性和标准化水平。

  (十一)严格学分认定管理。普通高中学校要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坚持学分认定标准,普通高中学生获得144个学分方可毕业。普通高中学校要将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十二)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普通高中学校要积极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和导师制并举、学科学业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并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教学组织运行机制。各地要指导学校认真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分认定管理,加强走班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研究,探索区域内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科学方法,建立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组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十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加快建立适应新高考改革需要的师资配备机制,积极协调编制、财政部门,落实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加大区域内统筹配置和师资共享的力度,为学校配齐配足教师。2020年底各地要完成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核定,适应选课走班教学需要。各地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制定全员培训方案,着力提升每一名教师走班和分层教学能力、学生发展指导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能力。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合理安排教师教学任务和工作量,探索适应改革需求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科学制定教师绩效标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十四)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各地要积极优化普通高中布局规划,合理界定办学规模,大力新建改扩建高中,着力增加普通高中资源。要积极添置教育教学设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社团活动室,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各设区市要制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超规模专项规划,并于2019年11月底前报省教育厅备案。要完善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普通高中建设资金,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各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尽早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十五)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相关保障政策措施,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满足教师培训、课程实施、教学研究、校舍建设、设备配置等方面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高度重视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共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情况列入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将督导结果纳入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普通高中学校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十六)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各地各校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新课程新高考实施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加强政策解读和正面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新课程新高考的实施推进工作。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