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yule/2023/68984.html

四位总参谋长的罕见同框合影看看他们都是谁?

时间:2023-12-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这张比较珍贵的历史老照片,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拍摄的,照片中的四位将军,都是当时华北战场上的骨干将领。巅峰时期的他们,都是指挥十几万大军与敌作战的军事统帅。

  左起第一位是杨得志将军,时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要知道,该兵团下辖的三个纵队,是华北战场上战斗作风最顽强的三支劲旅。在清风店战役中,石家庄战役中,冀热察战役和察绥战役中,还有后来的平津战役中,杨得志将军指挥的第二兵团,都是这几场战役中的主力部队。

  左起第二位是杨成武将军,时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的第二政委,后任职第三兵团的司令员。杨成武也是解放时期,华北战场上的主要指挥官之一,还是野战军司令员聂帅,在军事上比较器重的战将之一,两人自抗战时期就在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建造晋察冀根据地。如今又携手投入解放事业,对抗华北地区的傅作义军事集团。

  左起第三位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聂帅,时任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司令员。就是他,在解放时期,领导华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在军事上先后粉碎反动派军事集团的进攻,在1949年与兄弟部队共同解放华北重镇天津,北平,成功瓦解傅作义军事集团,为促进华北地区的解放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

  左起第四位是罗瑞卿,时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的第一政委,与杨得志将军是搭档。当时,该兵团的参谋长是耿飚,故此第二兵团也被誉为是杨罗耿兵团。

  罗瑞卿是属于一位杰出的政工工作者,可能在军事领域取得的造诣不是很大。但他在建国后,仕途一帆风顺,也是唯一一位当选大将军衔的兵团政委。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解放战场上各大野战军的兵团政委,在建国后,基本上都是上将或者中将军衔,再者就是没有军衔,而获得大将军衔的只有罗瑞卿一人。

  来自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四位名将,在建国后,都成为国防建设的骨干成员。其中的杨得志与杨成武将军,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成为抗击西方列强的主力兵团司令员。这两位将军在建国后的1955年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也就在同一年,两位将军都成为首批一级大军区司令,杨得志是济南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是北京军区司令员。

  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司令员荣臻同志,是建国初期六大军区司令员之一,也是名义上的首任总参谋长。当时,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帅,被上级任命为建国后的首任总参谋长,但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上任,就由聂帅代替主持总参谋部的日常工作。与此同时,聂帅还领导主持国防科研工作,成为“两弹”研制工作的直接领导者,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他也被誉为是科技元帅。

  在1959年,罗瑞卿将军成为建国后的第五任总参谋长,同时,在这一年,罗瑞卿还兼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副部长,军委秘书长等要职,成为任职最高的开国大将,在军政两界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杨成武将军在建国后的发展也是非常好的,成为57位开国上将中,率先主持总参谋部日常工作的开国上将,任期时间1965年12月至1968年三月。虽然任期时间不是很长,但他创造了率先纪录。与此同时,白袍小将杨成武将军还是担任阅兵总指挥次数最多的开国上将。

  杨得志在建国后长期担任一级大军区司令员,前后任期时间达到了20年以上,创造最高纪录。在1979年,杨得志将军率领英勇的人民军队抗击入侵者,成为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西线总指挥,在军事上予以重创入侵者。

  1980年,杨得志调京任职,接替邓公,主持总参谋部的日常工作,成为建国后的第十任总参谋长。在他任职期间,协助邓政委主抓军队建设,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为打造一支现代化作战部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总结:来自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四位干将,在新中国成立后,都相继担任过总参谋长一职。同时,他们也是人民军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