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安全教育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anquanjiaoyu/2019/1338.html

采煤+科技 贵州采煤开启“无人驾驶”模式(2)

时间:2019-06-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目前,通过技术榜单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进展顺利。参与揭榜的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刘盛东表示,当前,煤矿采掘的机械化在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但采掘自动化、智能化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贵州如果能啃下这个硬骨头,将迎来一场煤炭产业的新革命。

  科技发力,破题煤炭开采智能化2018年底,贵州省提出打造十大千亿级“产业航母”,入列的基础能源产业,到2022年产值将达到2200亿元,其中煤炭产业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

  近年来,贵州省煤炭行业克服市场下行困难,经过深度调整,总产值从2013年的1395.7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1850亿元,正稳步向2000亿级行业迈进。但是,其中的困难依旧不容小觑。特别是,在青山绿水的贵州,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煤炭业必须走出“粗放经营、矿难频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怪圈。

  要把煤炭从黑色变成绿色,把高碳变成低碳,把污染变成清洁,唯一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科技兴煤。为此,贵州提出了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目标,关键词是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路径就是智能化和机械化。

  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廖飞说,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是贵州省科技工作“重中之重”,基础能源产业既是“煤电烟酒”传统产业的代表,又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中名列第一。“我们将以此为‘当头炮’和突破点,将传统动能改造为新动能,形成‘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示范,以实践证明‘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

  5月20日,贵州省科技厅和贵州省能源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将以变革性技术推动煤炭产业革命,共同推动贵州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全国重要能源基地。

  按照协议,贵州将在2022年左右实现煤炭开采100%机械化,2030年左右实现“井下无人地面无煤”。不过,仅仅从装备层面,显然不能完全实现无人化开采,必须从方法论上进行革新,从工法、规程上进行改进,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产业变革。

  今后,贵州省科技厅和贵州省能源局将以联合资助、产业基金等方式,对煤炭地下气化、无煤柱开采、“大数据+煤矿”深度融合、智慧供电以及能源领域其他技术研究与应用给予项目支持。贵州省能源局将协调组织有关单位提供应用场景,并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则支持相关项目,统筹关键技术攻关,组织成果应用示范。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