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房产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fangchanxinxi/2019/1275.html

瑶族村民用草药为红军疗伤(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

时间:2019-06-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1934年冬,在遭到敌军袭击后,一名小红军失散在广东省连县(今连州市)的竹山上。他身穿单衣短裤,光着脚板,瑟瑟发抖,正在山上挖竹笋的瑶族村民李河玉与黄红妹将他背回家中,用草药为他疗伤。

  “家里仅有的衣裤鞋子,我妈妈拿给小红军穿,还用米饭粥食给他充饥。”黄红妹的儿子、连州市瑶安民族乡田心村村民谭长标告诉记者,他父母将小红军背下山安置生活,直至解放。

  红军在通过敌人三道封锁线进入连县时,供给不继,是当地群众以茶油、冬菇、土纸、竹木等,帮助红军补充给养;

  为什么在转战南北的长征途中,人们总愿意帮助红军队伍,始终对他们念念不忘?群众路线不是一天走出来的。以心换心,是红军队伍的实际行动,让群众有了真切感受。

  冯达飞是连州籍红军将领,他在回到家乡休整时,了解到同乡人受到谣言误导,就积极联络乡亲,发传单、贴标语,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同时严明纪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些举动,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有杆秤。连州市委党史研究专家黄兆星说,“冯达飞密切联系群众,改变了大家的看法。”

  连州博物馆的展板上,贴着红军交通员李启财的照片。谈起爷爷李启财和红军,年近六旬的李志标有很多故事,“我爷爷没什么文化,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却告诉我红军好。”

  李志标从小跟着爷爷生活,在爷爷的述说里,红军形象日渐清晰:他们是舍命打土匪、保护百姓财产的救星;他们是与土匪交战后留下了足足两箩弹壳的勇士;他们是默默离开、谢绝报偿的恩人……

  “敬礼!”冯达飞纪念馆里,一群少先队员向革命先烈表达敬意。“这些有关红军的故事,是我的父母告诉我的,我要再讲给下一代听。”谭长标说,“要把军民团结的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1934年冬,在遭到敌军袭击后,一名小红军失散在广东省连县(今连州市)的竹山上。他身穿单衣短裤,光着脚板,瑟瑟发抖,正在山上挖竹笋的瑶族村民李河玉与黄红妹将他背回家中,用草药为他疗伤。

  “家里仅有的衣裤鞋子,我妈妈拿给小红军穿,还用米饭粥食给他充饥。”黄红妹的儿子、连州市瑶安民族乡田心村村民谭长标告诉记者,他父母将小红军背下山安置生活,直至解放。

  红军在通过敌人三道封锁线进入连县时,供给不继,是当地群众以茶油、冬菇、土纸、竹木等,帮助红军补充给养;

  为什么在转战南北的长征途中,人们总愿意帮助红军队伍,始终对他们念念不忘?群众路线不是一天走出来的。以心换心,是红军队伍的实际行动,让群众有了真切感受。

  冯达飞是连州籍红军将领,他在回到家乡休整时,了解到同乡人受到谣言误导,就积极联络乡亲,发传单、贴标语,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同时严明纪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些举动,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有杆秤。连州市委党史研究专家黄兆星说,“冯达飞密切联系群众,改变了大家的看法。”

  连州博物馆的展板上,贴着红军交通员李启财的照片。谈起爷爷李启财和红军,年近六旬的李志标有很多故事,“我爷爷没什么文化,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却告诉我红军好。”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