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房产信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fangchanxinxi/2022/44280.html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打捞历史的真相”

时间:2022-09-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如果不是门口那块刻有“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黑色字体的石碑,你很难想象,八十年前这里曾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屠杀。被日本作家森村诚一称之为“食人魔窟”的地方,没有一个受害者能活着离开。

  七三一部队原队员上田弥太郎供称中提及了造菌的过程,“培养室的设备是这样的:有长15米、宽10米、高4米的房子,能容纳(30cm×30cm×40cm)的铁皮管450个,每日能生产细菌10公斤,通过输运机运入培养室进行培养,经过12小时或24小时即成,然后将细菌装入瓶中分送于各班。我所在的第三班是用孵卵器造菌,共有4个电气孵卵器,是(1m×2m)专做鼠疫菌用的。”

  那些实验过程,至今令人触目惊心。据原七三一部队实验分队队长山下升的供词称,“实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往嘴里灌细菌,一种是皮******射。实验时把人绑上,将细菌混入水中从嘴灌进去。我们队每天用10至20人进行实验。用灌的方法有400多人,进行皮******射的有250多人……有时候被实验的人反抗,宪兵就在场镇压,对反抗厉害的人,当场用手枪打死。”

  原七三一部队队员越塚男1985年撰文回忆:……细菌弹通过导火线一引爆,在室外只听到很小的爆炸声,室内就有无数只染有鼠疫菌的疫蚤直往“马路大”身上跳……一个小时后把“马路大”从里边弄出来,对他们全身进行彻底消毒后,送到研究室去……在研究室的“马路大”开始折腾了,有的发高烧,有的出现败血症状。死了的当即解剖,活着的被抽血,准备制作血清。没有被感染的人准备下次实验再用。作为“材料”的“马路大”,全身一点浪费都没有。

  细菌战的罪恶链条从北向南延伸开来:长春的关东军100部队、北平的北支甲1855部队、南京荣字第1644部队、广州波字第8604部队,甚至在南洋新加坡也有冈字9420部队。日军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建立了63个细菌武器分厂,以731部队为核心、以“防疫给水”为掩护的一张巨大细菌部队网,笼罩在中华大地上。

  徐来庆是齐齐哈尔人,今年30岁。徐来庆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家就在侵华日军516部队遗址附近,“516部队”在日本国内被称为“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这个部队主要研制一系列毒剂,包括芥子气、路易氏气、氯酸瓦斯等,并应用于实战,也曾用活体进行实验。在徐来庆看来,516部队和七三一部队同样残忍可怖。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