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guonaxinwen/2019/2382.html

抖音的内容确实很好问题也很致命(5)

时间:2019-07-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就像当时抖音,切入快手的市场,也正是因为市面上对精品内容的渴望,和部分用户对快手式内容的厌倦。

  所有的圈群文化都是有壁垒的,意思就是,你不是我这个圈子的人,你可能连我在讲什么你都不明白。抖音成功塑造了抖友文化,当然也是从内涵段子社区那里继承过来的。

  基于此衍生出来的“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滴,滴滴”,如果你不是抖友组织,你可能一头雾水,按喇叭“滴,滴滴”什么意思? 你就被这种圈群文化的壁垒拒之门外了。

  这种现象最早见于二次元文化圈,三次元的人想要融入二次元是很难的,想要成为b站的高级会员,可是要做几百道考试题的。

  圈群文化的终极体会逐渐趋向闭塞,价值观不同的人,不愿意你进来影响整个氛围,价值观相同的人才能一起愉快玩耍,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随着圈群文化的发展,会越来越排他,排斥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这里的好处就不说了,详情见B站,详情见所有成功社区的用户活跃度和高粘性,以及不可抄袭不可打破的壁垒。(产品功能抄不来的东西)

  坏处也显而易见,就是外面的人可能越来越难融入和进来了。现在才下载抖音的人,或者轻度用户,和重度用户能get到的笑点 和对抖音内容的感官绝对是天壤之别。

  事实上,很多产品包括头条,想要鱼也想要熊掌,但一旦走上内容分发平台的路子,永远就没办法发展好关注生态。我在流里面能获取到我需要的内容了,我何必多此一举?

  创作上,是可以一起参与创作,一起传播分享,每个人都是这个短视频内容的一个节点,每个人都传播给更多的人。

  分发上,也是去中心化的,我可以拥有N个圈群,N个小中心化的池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点是内容,而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连接点是人的关系链。

  现在踩着头条、musical、快手、微博的经验,让他少走了几年弯路,但后面的路,再也没有经验可言,抖音也只能如履薄冰的慢慢走,慢慢摸着石头过河。

  有个问题:策略池这个难道不是机器学习在搞的推荐?要是就一套推荐池,早就玩死了吧。人工干预最多是在热门上和话题引到上选择,用户成瘾和用户内容的推送我理解基本很少人工干预吧。

  没有了恰到好处的音乐 ,没有了抖友文化 ,没有有趣的评论 ,没有了前后继承的主题和情节 ,没有了巧妙的运营池策略 ,一个个分散无神的内容,突然就没意思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以产品经理、运营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集媒体、培训、社群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人和运营人,成立8年举办在线+期,线+场,产品经理大会、运营大会20+场,覆盖北上广深杭成都等15个城市,在行业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平台聚集了众多BAT美团京东滴滴360小米网易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总监和运营总监,他们在这里与你一起成长。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