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iankang/2019/3108.html

硕士北漂税后20K在便利店熬夜:这届年轻人对自己有多狠?

时间:2019-08-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字,全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46小时,按一周工作5天来算,平均每天工作9.2小时。

  在十四亿人口大国,平均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显示出,在数据之外的真正现实里,无数人的工作时间其实不止于此。

  几年前大家还都喊着90后是垮掉的一代,而现在,翻翻日历,距离第一批90年迈入三十大关,只剩不到四个月了。

  三十岁的年龄,刚好开始处于压力与能力的博弈困局,生活裹挟着痛苦,焦虑与不甘,来到许多人面前。每一步选择似乎都显得至关重要。

  是咬咬牙再拼一把,还是放弃回家,在许多人进退维谷的时候,我们决定跟请来几位年轻人用一句话概括当下的生活现状,跟他们好好聊聊。

  刚到北京的时候全身只有三千块,住在三元桥一间的地下室里,四平米的空间里撑起的钢丝床上是块卷起皮的木板,转个身都困难。

  空气是潮湿发霉的气味,住下的第一个晚上彻夜未眠,手边是吃了一半的晚餐——一块一包的豫竹干脆面,我盯着脱落的墙皮,第一次知道,原来干燥的北京,有时候,是可以比多雨南方还要潮湿。

  从996到727,每天要加班七八个小时,经常凌晨两三点回家。手头的事情依然做不完,日常四餐几乎都是快餐速食。后来怎么习得五分钟吃完一碗泡面,怎么在早高峰顺利挤进第一班开来的地铁,怎么在公司一点点摸爬滚打到现在的位置记得其实都不是很清楚了,唯一只有那个晚上潮湿的空气,在脑海里,特别深刻。

  现在日子好很多了,但父母仍对我当初放弃家乡稳定的工作执意去北京心怀芥蒂,逢年过节总要提起来数落一顿。但我并不后悔,正如那些无数个加班晚归,在天桥上崩溃大哭的晚上,心底全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并无一丝一毫懊悔。

  实话说,我能来到上海,是我家三代人努力的结果。家在黑龙江的四线小城市,冬季寒冷漫长,爷爷奶奶都是农民,父亲是跑长途拉货的司机,举全家之力才供出我这么个能走出东北的大学生。

  公司附近的一家便利店,每个晚上,一杯速溶咖啡,一台电脑,我一坐就是一个晚上,近一年以来平日的睡眠时间,基本上在四~五个小时之间。见证了便利店营业员从方脸小哥换成圆脸大叔。

  有人说,在上海当一个普通白领,坐在高高的写字楼里,工资上万,张口“仓位”闭口“IPO”,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存款基本为零,一辈子也买不来个厕所。图什么呢?

  就因为只有在上海,你才能同时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失败的权利。毕业后去面试,坐在地铁上,手里看着CFA复习材料,望着一车厢拥挤的人,他们中有很多都是跟我差不多年纪,甚至更年轻的人,都跟我一样挤在汗津津的空间里。

  我们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去为实现更好的生活寻求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我深知,未来会有人最终离开,也会有少部分人成功。但至少现在,我们都卯着劲儿在向前冲。

  刚开始干这一行的时候,既没有名气也没有人脉,从最底层做起,运气好的时候一天成一单,更多的情况是一月一单就接不到。

  保证最低生活额度后的所有钱都用来琢磨给客户准备别致的小礼物,那些比较稳定且数额较大的客户,我连他们家养的狗的生日记得比女朋友生理期还熟。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