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iankang/2019/3150.html

谍战系列:做人不能太周佛海

时间:2019-08-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有人把圆滑当做生存技能和情商高,我不表态。其实,职场上,很多圆滑是加了引号的。走多远似的就打招呼,能力怎样不重要,关键是和上司的走的近、贴的紧,了解上司的喜好并且有一把“顺着毛”抹的本领,的确可以走的长一点,但是走的远不远不知道。没错,周佛海就是这样一个“变色龙”式的人,不知道生活中,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反正我不喜欢,相对于那些有个性的人,这样的人会让你很“舒服”,鸡汤上说了,涵养高低取决于和别人说话、相处时,让别人舒服的程度,这不是鸡汤,是鸡屎。在当时,每个人在以公共形象出现时,总希望以涵养的姿态博得社会的尊重,但是在任性的时候,才会表露出“本我”。社会在形容一个人是否客观公正时,时常忽略了一个人在隐性性格下的情绪强迫症,“客观”永远是人的客观,而人在客观时总会主观的去客观。主观后的客观,到底算主观还是客观呢?拆字解一下:“观”这个字,拆开后由“又”和“见”两个字组成,字面意识解释为:观,又一种看法而已。

  周佛海这个人就一个典型的“变色龙”,熟悉民国史的朋友都知道,周佛海早年留学日本,后回国曾参与我党的建立,投靠蒋介石,1938年在蒋介石发表抗日讲话时,周佛海逃离重庆,帮助汪精卫成立伪政权,随后,成为汪伪政府的首脑人物之一。人人都要有底线,但是周佛海的底线是随时调整自己的底线,日本战败宣布解散南京伪政府后,周佛海竟然能再次无耻投靠蒋介石,这样的人用两个字来形容叫:“无耻”,用四个字来形容叫“反复无常、恬不知耻”,生活易也不易,这样的人只是想在他的世界里,过他所认为的生活。

  早年,周佛海加入共产党之后,发现当时共产党的力量太小了,而国民党在广东有稳固的政权,力量很大。就在这时,在广东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戴季陶要他担任宣传部秘书,并兼任广东大学教授,每个月加起来有将近500大洋的收入。封官奖赏,这招对周佛海很受用,于是,曾经的“穷小子”周佛海决心离开共产党,从此走了一条不归路。

  1924年9月,刚加入国民党的周佛海并没有得到高层的重视,然而,1927年国民党与共产党分裂后,周佛海利用此前自己曾经参加过共产党这样一个“有利”因素,处心积虑写了很多抨击共产党的文章,由此得到蒋介石的赏识。这个时候的周佛海,不仅仅是背信弃义的问题,他在靠出卖来赢得“上位”的机会。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想到这种人履历的时候,我总会想起80年代港剧里的“叛徒东”,因为,我就遭遇到过一两个过河拆桥的“叛徒东”,有一个认识十几年了,到今天还没有拆穿,我觉得,与这种人没有必要浪费精力纠缠,微信不用删,只是不想再联系。

  周佛海先后担任蒋介石侍从室副主任,在仕途上可谓平步青云。不过,周佛海内心的政治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周佛海从年轻的时候就野心勃勃,想入阁拜相,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政治家和革命领袖,但他跟着蒋介石十年,虽然得到蒋的信任和重用,但还只是个机要、幕僚的角色。有实力的人,叫理想,没有实力光靠人脉和出卖上去的人,那就真叫野心了。

  抗日战争开始后,周佛海就认为中国是打不过日本的,所以他对抗战的前途是悲观失望的。这一观点与汪精卫的观点如出一辙。1936年年底,蒋介石从“西安事变”中脱困,在得知汪精卫已经在回国的路上,他唯一的指示就是让时任侍从室副主任的周佛海前去迎接一下,正是这一决定让“墙头草”周佛海找到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新方向”。

  1938年12月,周佛海随同汪精卫潜逃至越南河内,同月29日,周佛海返回香港发表了汪精卫所写的“艳电”,公开表示对日妥协的态度。

  公开资料显示:周佛海于1946年11月被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死刑,次年经蒋介石因其抗战中期有功签署特赦,改判无期徒刑,1948年2月因心脏病死于狱中。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