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普职称评定叫好
前不久,中国科协开展了2024年科普职称评定工作,74位科普工作者获得正高、副高和中级职称,其中,获得高级职称人数较去年明显增加。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门的职称评审体系,科普工作者要想晋升职称,往往靠打“擦边球”,参加研究、工程、文博等系列职称评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一些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科普工作者,甚至无职称可评。
这一现实问题,不仅影响了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科普工作的职业吸引力不足。据统计,2022年我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不足200万,不到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2%。与新时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形势相比,队伍规模存在较大差距。
为适应科普工作的职业化需要,激励更多人员投身科普事业,自去年起,中国科协试点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把职称评定分为科普研究、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两个方向,当年共评出科普专业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71名。获评科普职称的同志普遍表示,责任感更强了,积极性更高了,要把科普这项高尚的事业一直做下去。
今年科普职称评审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对工作实效的评价。在评审标准上,明确将科学传播教材教案、科普音视频、活动赛事及讲座报告等作为核心指标,特别设置了网络阅读量“10万+”的优秀科普作品等同于发表论文的“直接认定”通道。这一做法,彰显了“破四唯”的评审原则,有利于实绩突出的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通道畅了,标准有了,但评审工作还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要更多长效机制来保障其实施。比如,现在许多企业、社会组织和相关人员对申报渠道、流程了解还不多,很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使职称评定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把制度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外,还应加强评审部门与用人部门间的沟通,推动“评聘结合”制度落地,让“评出来”的科普人才真正“用得好”。
对科普人员自身而言,也要主动适应职称评定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开展科普工作。比如,在创作时,应更加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趣味性,力求在形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使科普传播既有“料”也有“趣”。
科普职称评定既是重要的创新之举,更是务实的激励之策。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柯 平)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相关文章:
- [每日资讯]LGBT攻占国会山女厕所
- [每日资讯]十二星座女这么对待感情中的“
- [每日资讯]星座女生的独特魅力让男人心中
- [每日资讯]为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贡献智
- [每日资讯]爱仕达可以确定要在新渠道上进
- [每日资讯]逐渐成为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促进
- [每日资讯]在田蔬菜面积8300多万亩!“菜
- [每日资讯]可以赋能产品给用户带来更多的
- [每日资讯]惊艳!青青子化身调月莉音黑丝
- [每日资讯]客厅狂欢为王源第三张创作专辑
- [每日资讯]蔡向阳董事长的致辞充满了感恩
- [每日资讯]累计参加人数超过177万人
- [每日资讯]大搞“一家两制”!“老虎”与
- [每日资讯]有关暮色苍茫(mù sè cāng m
- [每日资讯]有关情(qíng)不(bù)自(zì)
- [每日资讯]知过必改(zhī guò bì gǎi)
- [每日资讯]有关数(shù)一(yī)数(shù)
- [每日资讯]关于林(lín)洁(jié)民(mín)
- [每日资讯]有关自求多福网友关心什么?
- [每日资讯]道貌岸然是传言还是实锤?
- 截至2022年11月18日
- 方(fānɡ)吟(yín)这样理解正确吗?
- 学说唐山话这条消息可靠吗?
- 关于辣妹维多利亚究竟是什么原因?
- DooGroup旗下子品牌DooFinancial成功举行香港交易所ET
- 寻仙庚寅瑞兽为什么上热搜?
- 我们是M!宝马开启M50周年庆祝活动同一个集体同一份激
- 关于鸯茬顽士是个什么梗?
- 有关纵横异界之浴血修罗网友关心什么?
- 六问六答:美国情报机关网攻窃密为何瞄准华为?
- 周董新歌刷爆热搜打动你了么?
- 为人处事社交金口才看点是什么?
- 因为这样照顾起来更方便点
-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
- 4月李现两部剧定档你更期待哪部剧?革命剧与爱情剧任
- 倾(qīng)耳(ěr)而(ér)听(tīng)这又是什么梗?
- 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
- 三位一体2攻略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共享经验共谋合作共促和谐
- 关于路(lù)坎(kǎn)详(xiánɡ)涂(tú)真实原因是什
- 53版2元最新价格
- 福气又安康主题曲这件事可以这样解读吗?
- 有关广工招生办到底是怎么回事?
- 男朋友和我亲亲时身体会不自觉地扭动?而且他总想把我
- 名医童养媳96这又是什么梗?
- 粉丝大派送网友会怎么评论?
- 杜康是那个朝代的人会有什么样影响?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这件事可以这样理解吗?
- 用一本正经造句为什么上热搜?
- 关于以逸待劳是谁提出的这条消息可靠吗?
- 有关固鸵林枝到底怎么回事?
- s属性大爆发什么意思s属性大爆发表情包
- 书声琅琅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游(yóu)刃(rèn)有(yǒu)余(yú)怎么上了热搜?
- 长沙恶魔老师!扔出钢化三角尺砸出女生脑浆开颅5小时
- 今天巴彦淖尔这里“天现奇观”!
- 关于烈(liè)日(rì)炎(yán)炎(yán)真实原因是什么
- 最值得尝试的四种男发帅气有型不落伍喜欢就试试
- 网易云音乐持续位居欧美音乐在中国市场消费宣发互动的
- 持(chí)驼(tuó)闸(zhá)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