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尚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shishang/2019/1752.html

DOG・许宸:摇滚永远都跟意外和即兴有关 IndieWorks厂牌观(2)

时间:2019-07-0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就算他们后来玩的音乐种类,甚至是乐队名字,都和大学时玩的不一样了,但只要他们在大学时就已经建立玩音乐的心态了,只要毕业后还愿意继续从事音乐,就会非常认真地当做一件事业。

  A:我们主要在家工作,除了我们合伙人,还有兼职,文案啊设计啊。厂牌刚建立的时候天天开会,现在基本不用,一个人提出一个想法,其他人觉得没问题,就各自该干嘛干嘛了。企划的概念想法,大部分都是我。因为我全职干这个,可不就应该的嘛。

  其实现在D.O.G.已经不是一个纯朋克厂牌了,现在一共有15个乐队,其中只有6个是朋克乐队。人们现在还认为D.O.G.是朋克厂牌,可能因为我们最喜欢朋克音乐,还有我之前做过一个音乐节叫“朋克之春”。

  剩下的有车库、电子、美式独立,都有。我一直也喜欢其它音乐,就和我说的“博爱”一样,只能说我最喜欢朋克,但其它的说唱,电子,我也听太多了。我们旗下的Diders、利事,也都和丹镇北京、小老虎还有龙胆紫都有合作过。

  我很难说清楚到底什么是好听,但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好的现场演出,知道一个乐队有没有摇滚乐气场。并不是我们一定要限制在朋克里,音乐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主要是以培养新乐队为主,比如说有朋友介绍我一个新乐队,我就去现场看,甚至我在网易或虾米上听了以后,我会去外地专程看,看完后觉得很好,就会联系,而且圈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会互相介绍。

  A:这个要说的比较多。从我现在听的年轻乐队来说,首先现在年轻人普遍经济条件比较好了,比如我接触95后,甚至是2000年出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比较好,比从前玩儿摇滚的年轻人情况好了不少。

  像美国的说唱乐,都是炫耀自己有钱,他们的民谣也不是一直说自己悲惨的人生什么的,包括六十、七十年代的乐队,他们至少是在自己父母家的车库里玩儿音乐,并不是流落街头,他们是因为辍学,或者和父母关系不好离家出走。如果本身是家里揭不开锅的,就不会玩儿音乐了。从前的性手枪、雷蒙斯,他们都不是这种揭不开锅的。

  在中国普遍认为玩儿乐队都很惨,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条件,九十年代或者两千年初的时候,可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并没有落实到那么多家庭,当时年轻人不上班来到北京想做音乐,所以就造成了树村这样的摇滚村,树村那一代乐队刚出来时,大家可能是真的没钱。这只是他们当时的状态,但摇滚乐并不是这样。

  现在年轻一代,经济条件则接近欧美了,年轻人可能开着父母车来酒吧玩儿乐队了,可能票房一般,一个月一个乐队就分到八百块钱,一个人二百块钱。现在不会在乎这二百,但从前,乐队是指望这二百块钱吃饭的。至少我看到的环境是这样。

  我上大学时,2006年,好多人刚一工作,工资只有2000块出头,只要你住在本地,你可以死磕,你为了音乐咬着牙过是可以的,因为就算去工作也挣不了多少钱。

  但现在是,可能父母经历的年代不同,收入也高、机会也多了,也不需要那么死磕了。现在咨询发达了,经济都好了,你留在任何城市都可以做音乐,不必横下一条心一定要留在北京才能玩儿音乐。

  A:朋克更需要荷尔蒙,更需要年轻躁动的表现形式。现在年轻人不再那么愤怒了,大部分人对社会不太关心,就算关心也不会表现出什么,都是置之不理。以前无论歌词,甚至乐队名,都要起得很叛逆,很有针对性。

  A:现在年轻乐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他们有太多事儿要干了,不管是上班还是玩游戏,有太多******活动了,有些人想把乐队作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职业化,有些人也喜欢音乐,但不希望这是他的职业,他只希望这是******,或者他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像从前一代死磕都是因为想做职业乐队。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