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尚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shishang/2019/1752.html

DOG・许宸:摇滚永远都跟意外和即兴有关 IndieWorks厂牌观(3)

时间:2019-07-0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现在年轻人生活好了,不会觉得有那么多不公,而是讲自己的生活,以平和的方式。我认为对于音乐作品,只要遵从你的内心,就没有那么多高级低级之分,只是可能有些人不爱听而已,对其他人没有什么吸引力而已,我并不会说你这样就不摇滚了,或者就摇滚了,无法通过一首歌来判断情况。

  A:能吸引我的地方挺多的,比如有些乐队的旋律并不说特别好听,但我会看他们现场的表演状态,或者是生猛,随性,摇滚乐永远都和意外和即兴有关系,这样也觉得很棒。或者偶然间我遇到一个特别喜欢的旋律或段落,我也会仔细去听。

  无论如何,我都会去接触,如果合适,就可以聊合作的事。如果确定了合作意向,我们会共同确定一个目标,我会告诉乐队我的听觉感受,其它我不会提意见,就看乐队的创作能力了。

  我很认可钱钟书说的“不要把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认为是自己的创作才华”,而且才华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后天练习。

  A:我会告诉他们,目标是不是我们共同想要的目标。有人就喜欢不招人喜欢的旋律,过不了审批的歌词,不需要登上更大的舞台。也有人是想要登上更大的舞台。就看他们喜欢什么路子,两种方向我们都可以合作。商业性当然会考虑了,如果一上来就旋律好听,我会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儿,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同时我也会告诉他们现实,中国是一个论资排辈的社会,你们也要熬年头,你们先要享受坚持的过程。比如有的乐手肯定会结婚生子,主动被动放弃,这些也是没办法的。

  A:还是以演出居多,我们每年都会保持做party,我们也会和其它厂牌合作,做多个城市的同时跨年。比如我们也会做一些“能喝就是好姑娘”,女生在门口能干一杯深水炸弹,我们就让你免票入场,这个我们也做了好多年了,效果很好。

  去年八月份,九十多个一口干的姑娘。比如我们也做过“短裙夜”之类的,比如膝上十五公分你就可以免票入场了。

  宣传和几年前变化还挺大的,之前还要靠一些纸质媒体,比如《通俗歌曲》、《北京TIMEOUT》,还有放在餐厅的一些杂志。现在是最垂直的,比如公众号的互推,微博大号的互转。也有自己印海报,落地的宣传,贴海报,或者在大学里免费给一些传单。

  简单划分的话,别的风格都火过了,就摇滚乐没火过。现在已经有潜在的发生,吃饭隔壁桌就有聊《乐队的夏天》的。

  生存状态还是变好了,音乐节井喷式的爆发,比如地产商都会做一些音乐节。我认为这虽然是一些快钱,但至少让一些人认识到了摇滚乐,也让乐队得到更好的生存。

  原因可能是更多企业对文化投资开始感兴趣了,市场好了,大家就会往文化音乐这儿涌。当然,如果是外行来做,肯定还是会赔钱。

  而且文化产业是,越是经济状况不好,大家越愿意去看电影,因为那两个小时是帮他真真正正逃离现实的两小时,文化上吸引人的地方更多。人们可能会省掉买衣服的钱,或者不再打车,但会更消费文化。

  现在年轻一代是,他们的父母经济条件变好了,他们玩的设备变好了,现在的场地也变好了。他们已经不是十年前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而且越变越好是一个在所难免的事儿。

  A:年轻时好大喜功,想要急于完成自己想办的事情,比如连办四天,一天七个乐队。后来年龄增长,这些事也办不动了,而且也发现情况和国外还是不一样,有时也挺失望的,比如一个将近三千万人口的城市,喜欢朋克的可能就一千人,这个比例也太低了。现在很少去做自己不能承受,或者代价过于惨痛的事情了。

  还有就是面对乐队成员的更迭,还是有很多心情上的经历。因为毕竟乐队要经历一些成家就业之类的事,都是很难的事吧。

  摇滚乐毕竟不是小时候背书那样,如果玩儿音乐已经感到不高兴,就千万别玩儿了。经历过这些,确实已经有些疲劳,有时也会把这种可能的结果告诉大家。大部分乐队都会遇到这些疲劳、受煎熬的情况,排练,音乐节这些。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