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尚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shishang/2023/50440.html

有关河娜京远景不错的家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时间:2023-01-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而案件的特殊之处在于,这名被告人和其他许多落马官员不同,他被起诉的罪名几乎都离不开“行贿”二字。

  “不解、憎恶,好奇……”,一时间,在场众人纷纷将各种复杂的目光投递在其身上,似乎在诉说着他的虚假人生。

  看着眼前这个满头白发的中年男人,许多人始终很难相信,看似谱写了传奇人生的他,竟然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宣判结束后,60岁的卢恩光身穿囚衣、双手镣铐,一脸落寞地被法警带出庭审现场,镣铐碰撞的叮当声,亦如曾经金钱“开路”的声响。

  从出身贫寒的穷小伙,到手握大权的司法部领导,再到无一是真的“五假主任”,卢恩光的人生看似励志,实则处处充满了罪恶。

  纵观他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卢恩光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几乎都与“作假”有关,即便有时露出了马脚,他也能迅速将其“摆平”。

  13岁那年,在东北长大的卢恩光回到刘化育村,并进入高庙王中学就读高中,被父母寄予厚望的他,非但没有好好学习,反而整日打架斗殴,与不良社会青年厮混在一起。

  但卢恩光的荒唐行为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的他,又先后进入了阳谷二中、阳谷一中复读,仍旧未能上榜。

  卢恩光本就无心学习,从学校出来后更加放纵自己的行为,甚至还在还找了几个不三不四的人练习“武术”,增强自己的拳脚功夫,而与其一同增长的,还有他内心日益膨胀的欲望。

  对金钱的渴望,让卢恩光的行为越发荒唐,坚信“拳头硬就是大爷”的他,为了获得钱财,至此走上为非作假的歧途。

  学成武艺后,卢恩光打着“练习武术”的幌子集结了当地一些混混,他们整日在村庄附近游荡,经常仗着己方人多势众介入乡里的一些小工程,从中收取“保护费”。

  然而,嫌钱来的太慢的卢恩光并没有满足于此,随后他又带着手下的“小弟们”,做起了卖假化肥、假饮料的勾当。

  到后来,卢恩光甚至公然插手当地的工程,开始强买强卖,人们想要承包工程只能乖乖交钱从他手上拿到项目。

  接二连三的非法获利,让卢恩光尝到了为恶造假的甜头,丧心病狂的他,不仅没有及时收手,反而将其当成自己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事实上,卢恩光在事业上的飞黄腾达,很大程度上确实与其弄虚作假的手段有关,而这种不正当的行为,也为他此后的落马埋下了伏笔。

  他不仅弄出了所谓的“快速测绘仪”,将其申请专利,而且还找到高庙王中学寻求合作,拿到了县财政局的20万扶持资金。

  彼时,不少相关人员曾对“快速测绘仪”的实用性提出质疑,但这些“障碍”最终都被卢恩光一一解决。

  1991年,拿到扶持资金的他成立了阳谷县科仪厂,从街头混子摇身一变,成了当地响当当的企业老板。

  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卢恩光面对眼前这个洗心革面的大好机会,非但没有及时醒悟,反而对自己的“造假”行为更加沾沾自喜。

  彼时,不少人将卢恩光的“奋进”认为他是改过自新,可知晓内情的人却知道,他哪里是什么“浪子回头”,分明就是在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科仪厂名义上为校办企业,可实际上却是完全掌控在卢恩光个人手中,除此之外,他还将20万元的扶持资金挥霍一空,用在了吃喝玩乐上。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读者感到奇怪:“文章前面说卢恩光开办了科仪厂,现在又说他把资金挥霍一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卢恩光开办科仪厂的钱,大多都是他仗着自己恶名在外赊来的,从盖厂房的水泥、砖头、沙子,到生产绘图仪的机器;从招待送礼的酒水,到食堂一日三餐的饭菜,无一不是如此。

  更让人感到气愤的是,卢恩光在赊这些东西的时候,自己不出面,反而叫手下的人去“威逼利诱”,甚至还不签合同。

  从中也可以看出,他自打一开始就没打算还账,而被赊账的商户多年来追债无果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科仪厂创办后,卢恩光的“暴富梦”并没有实现,由于“快速测绘仪”实用性不高,加上厂里的领导层大多都是其手下和亲戚,因此管理十分混乱,销量也低得可怜。

  彼时,科仪厂的工人们几乎没有活干,但只要有领导来参观,他就会把机器开起来,然后一边介绍自己的产品多么“先进”,一边吹嘘自己一年赚几千万。

  他不仅凭借企业家的身份,如鱼得水地混进当地的经商圈子,而且还拿到了省财政厅300万元扶持资金,以及数百万元的银行贷款。

  靠着这一系列的操作,卢恩光迅速积攒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而他这次“成功”,更是将其贪婪无度、擅长弄虚作假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虽然卢恩光通过“欺骗”的方式,从各方获取了数百万元的资金,但他对此并不感到满足,除此之外,东窗事发的严重后果也让其感到十分担忧。

  1994年,为了将骗局延续到底,卢恩光在科仪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方舟集团,但在空有外壳、却无技术的现状下,该企业发展的颓势还是难以遏制。

  经过多方打听,卢恩光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双层口杯”上,1995年年底,他连续申请了“双体玻璃瓶”、“双层艺术玻璃容器”等四项专利。

  从1996年到1997年,卢恩光所申请的这四项专利相继获得批准,当时市面上几乎难以看到双层口杯。

  那么问题来了,仅有高中学历的卢恩光,难不成真的有发明才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琢磨出这样一套完整且前人未曾涉及的专利产品?

  卢恩光倘若真的有这个本事,也就不会做出利用“快速测绘仪”行骗的举动了,双层口杯的专利,其实都是他抄袭别人的。

  早在1993年,吉林农民发明家董玉杰就已经申请了“双壁式口杯”的专利,而卢恩光最早关于“双层口杯”的专利申请则是在1995年年底。

  然而,让董玉杰没有想到的是,卢恩光一边表示愿意给他400万元的“买断费”,并让其写下不再纠缠此事的保证书,一边却联系警方,表示自己被人敲诈勒索。

  随后,卢恩光又让手下联系董玉杰,表示愿意先汇20万元给他作为定金,当董玉杰走进邮局大门时,接到报案的警方早已在此等待许久,并将他抓获。

  靠着这场“仙人跳”,卢恩光不仅成功鸠占鹊巢,摇身一变从专利抄袭者变成了“原创发明者”,而且还获得了令人咂舌的利益。

  1997年年初,卢恩光名下集团生产的“诺亚口杯”上市,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走红国内,成为中国最早的爆款产品之一。

  彼时,售价高达几百块的“诺亚口杯”,成了许多人心目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作为老板的他,更是凭此攒下了上亿身家。

  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90年代,在寻常人眼中,身家过十万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卢恩光如此丰厚的家底,着实称得上当之无愧的大富豪。

  从无所事事的街头混混,到手握亿万身家的集团老板,走到这一步的他,其内心对金钱的贪婪算是暂时满足了。

  事实上,卢恩光想要当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在1992年,他就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突击入党了。

  在卢恩光看来,不管生意做得再大、家底再丰厚,都只是一个商人,只有从政当官,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这一点,从他后来接受采访时就能看得出来:“洽谈生意的时候,不管你有多钱,只要有官员在场,你就只能做下座。”

  为了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人上人”,卢恩光开始绞尽脑汁走向仕途,甚至不惜将名字从“卢方全”改为“卢恩光”,寓意“感恩父母,光宗耀祖”。

  利用虚假的身份信息入党后,卢恩光又通过高庙王中学的校长,出具了假的民办教师履历,先后当上了该校的财政在编人员、分管勤工俭学的副校长。

  这些职务听起来听高大上的,可实际上,其体制内的身份都只是在档案中存在,他既没有去学校待过,也不曾履行与职位相关的责任。

  不可否认的是,卢恩光确实靠着这些职务扭转自己的“身份”,而他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同样离不开“弄虚作假”四个字。

  1993年,聊城地区出台“民营企业家挂职科技副乡长”的政策,卢恩光得知消息后,觉得自己的机遇来了,通过一番又跑又送,他最终当上了高庙王乡科技副乡长。

  彼时,企业家在乡镇挂职副乡长的现象非常普遍,通常都只是虚职,没有编制,卢恩光仗着显赫的身家,坐上这个位置也不算太唐突。

  伴随着方舟集团的不断发展,以及山东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加身,卢恩光对自己身上的“虚职”愈发感到不满意。

  在卢恩光看来,虽然自己身上挂着个“科技副乡长”的职位,可说到底终究只是个虚职,手上没有半点权利,众人都看不起他。

  据知情人透露,卢恩光为了满足自己的奇葩爱好,甚至不允许集团的员工叫他老板:“你叫他副乡长、乡长,他就很高兴,你叫他董事长,他顿时脸就黑了。”

  为此,卢恩光再度故技重施,以金钱开道,编造许多相关的虚假材料,从而成为了乡党委副书记,至此,他的职务实现了由虚转实的改变。

  可以说,这次“提拔”,不仅是卢恩光仕途的真正起步,同时也让其内心对官位的贪婪彻底显露了出来。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靠着伪造资料的手段,卢恩光从仅有高中学历的普通人,一路晋升为县领导,其手段可以说是着实惊人。

  卢恩光在后来回忆道:“虽然我是县领导,可名下还有不少企业,一些人总是叫我老板,觉得我就是个商人。”

  除此之外,他还和此前一样,想尽办法为自己谋求更大的职位,甚至不惜篡改诸多个人资料,令自己在选拔中更具优势。

  1999年,山东省设立政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急需大量人才,躲在暗处犹如饿狼般的卢恩光,再次盯上了这块“肥肉”。

  他先是找到相关的负责人,通过“金钱攻势”让对方答应“提拔”自己的条件,随后又大手一挥,将自身的资料修改一通,堪称“哪里不足修哪里,哪里有漏洞补哪里。”

  从1999年到2001年3月,卢恩光先后被调任为政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主任,他的行政级别也上升为正处级干部。

  当时,许多人都知道卢恩光的猫腻,因此众人也只是将其当成“为机关创收、为机关发福利”的工具人,只要他能完成任务,平时有没有来上班都没人管。

  值得一提的是,卢恩光原以为自己能做到主任的职位就已经到头了,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再度产生了新的想法。

  在伪造个人资料的过程中,卢恩光不知不觉已经拥有了一套完整且详细的档案,也就是说,除非有人针对性地去查,否则很难看出他的漏洞。

  想到这里,卢恩光对自己屡屡造假的行为更加得意了,他甚至丝毫没有想过露出马脚的后果,只顾着自己能从中得到多大的利益。

  “朝中有人好办事,我也想试一下当状元郎的感觉”,没等屁股下的主任位子坐热,卢恩光又做出了一个无比荒唐的决定:

  可卢恩光是何等地狡猾奸诈,在做出“进京当官”的决定后,他便开始四处寻找突破口,最终将目光放到了残联下属的华夏时报社。

  彼时,报社的提拔往往跟能拉到多少“赞助费”有很大关系,在卢恩光看来,这个“规矩”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2001年3月,卢恩光从家底中拿出500万元,找到一家企业的名头挂上,谎称是自己拉到的业绩,借此调入华夏时报社。

  在20多年前,500万元可以说是一笔难以想象巨款,“立下大功”的他,也由此成为了华夏时报社筹备组的副组长,而后又晋升为报社社长。

  2003年,卢恩光故技重施,再次拿出1000万元,声称是自己拉到的“赞助费”,靠着这笔出色的“业绩”,他最终被提拔为正局级。

  短短6年的时间,卢恩光的级别就提升了6级,其晋升速度着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而这场看似“传奇”的仕途,实则处处充满了金钱交易和作假欺诈。

  随着一次次弄虚作假的安然无恙,卢恩光更加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在他看来,既然是当官,手上没有实权的怎么能叫官呢?

  时间来到2007年,卢恩光花钱请人捉刀,发表了《侦查讯问程序改革研究》和《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两篇关于司法方面的论文。

  凭借这两篇文章,他不仅进入了国家部委,而且还先后担任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巡视员兼副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巡视员兼副局长。

  2009年5月,经过多方的上下打点,卢恩光如愿以偿调入他梦寐以求的司法部,并担任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兼人事警务局局长。

  2015年11月,是卢恩光的仕途高光时刻,亦如多年前他靠“以假代真”的手段,在商业上取得亿万富翁的成就。

  让卢恩光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诸多恶行会在此不久后被曝光,而且还是从他多年前突击入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2016年,巡视组进驻卢恩光所在的司法部,看到有领导过来,他当即自告奋勇,成为与巡视组联络的小组组长。

  在和卢恩光交谈的过程中,巡视组的工作人员发现,他不仅对组内成员十分热情,而且说话做事也不像一个副部级干部该有的样子。

  卢恩光的异常表现,引起了巡视组组长陈瑞萍的注意,她当即与司法部的其他干部展开谈话,却发现其中许多人都对卢恩光赞不绝口,丝毫没有半处缺点。

  俗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竟然能做到众人夸赞不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下子,陈瑞萍对卢恩光更加好奇了。

  就在巡视组准备对他展开调查时,却收到了一份匿名的举报信,举报人在信中声称:卢恩光的档案有严重的造假行为。

  陈瑞萍敏锐地关注到这个信息,并在查阅驻部纪检组信访台账中发现,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被人举报了。

  果不其然,巡视组的工作人员在查阅卢恩光的档案时,发现他的入党申请书落款时间为1990年,但申请书中却出现了1992年南巡讲话的内容。

  让巡视组更加坚信卢恩光存在问题的是,他的简历实在太过完美了,完美到几乎没有任何问题,可其晋升速度却又不符合实际。

  2016年12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布消息:“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卢恩光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2017年5月,纪委部门对卢恩光严重违纪的问题进行立案调查,至此,他隐藏多年的另一面,逐渐浮出水面。

  直到这一刻,人们才发现:平日里一幅老好人模样的卢恩光,简直就是当之无愧“造假专家”,而他所犯下的诸多恶行,更是荒唐得令人发指。

  纪委部门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卢恩光不仅是入党申请书造假,而且连同其年龄、学历、工作经历、家庭情况也都是假的。

  不仅如此,他还编造出一套莫须有的工作经历,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经历多年工作才成为领导”的老实人。

  而在仕途晋升的过程中,他的学历也是不断提高,从原本的高中,到大学,再到硕士,直至成为法学博士。

  按照相关规定,卢恩光本应该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如实上报,但他和妻子生了7个孩子,结果只报上去了2个,剩下5个孩子都移到亲情名下寄养。

  痴迷到无法自拔的他,还琢磨出了一套荒诞的工作标准:“狠抓工作,狠抓领导,狠抓群众,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满意。”

  所谓的“狠抓”,其实就是时刻关注有没有什么风吹草动,而“满意”则是大到生活打理,小到拧螺丝换灯泡,将领导照顾得满意,再者就是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要在群众那里留下骂名,避免提拔受阻。

  对“官位”的渴望,就像一条隐形的毒蛇,时刻盯着卢恩光,让他在做出诸多荒唐行为的同时,越发感到寝食难安。

  但在卢恩光看来,只要能实现自己的“当官梦”,付出再多也是值得,哪怕一路撒钱、996无休、子女不想认……他都不在乎!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着实令人不寒而栗,而卢恩光的落马,从他被欲望遮蔽双眼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卢恩光用自己的人生,向世人展现了一道起起落落的曲线,说到底,他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都是因为内心的欲望在作祟。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