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体育头条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tiyutoutiao/2025/98958.html

不为人知的好歌网友会怎么评论?

时间:2025-06-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 📊 专业与现实的落差:市场营销理论学习脱离实际,疫情加剧实践缺失,毕业即面临行业经验壁垒。

  • 🚦 被迫的职业转向:投递数百份简历无果,月薪低于4000难生存,销售成为唯一可选的务实出路。

  • 💡 签单核心方法论:靠量变(不停致电碰运气)和精细化准备(研究客户竞品动态)提升转化率。

  • 👥 意外的人情纽带:促成东北餐饮店线上引流成功后,获客户长期职业帮扶,建立超利益友谊。

  • 🔑 销售的跳板价值:视销售为接触行业、积累认知的通路,助普通人突破学历限制向目标领域迁移。

  在高考来临之际,“新浪蜂鸟”联系了法学、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等多个不同专业,刚刚工作1~2年的年轻人,讲述他们各自关于学校、就业最真实的故事。

  2019年,因为高考成绩不够理想,青青进入了天津一所普通本科的市场营销专业。大学四年,因为疫情,她失去了实践的机会。

  她分享了自己当销售过程中的收获,她说销售是个通路,可以帮助你开眼界,然后带你去你想去的任何一行。

  我是2000年生人,踩着千禧年的末尾出生在天津,2019年参加高考,但是分数不高,刚过本科线,最后去了一所民办大学读书。

  我的本科专业是市场营销,第一志愿报的,也是第一志愿被录取。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比较感兴趣市场这一块儿,小时候看一些电视剧,经常看到一些“都市丽人”做什么企业的宣传策划,觉得这方面还挺有意思的。

  那会儿其实家里都觉得会计不错,但是我不喜欢,我看到数字就头疼,想到算账就比较恐惧,比如错了一毛钱就要从头捋。

  另外在现实层面,当时一个是不太想去外面,离家近一点,我会比较有安全感;另二个分数也不算高,天津就那么两所学校能读,所以可选择的范围就小了。

  我报考的时候有去相关贴吧查询这个专业的资料,看看平时上什么课,以后就业是什么方向等,结果看到他们说,如果你专业弄不好的话,可能出来就是去干销售,还说市场营销的尽头就是销售,当时我听了不以为然。

  我的校园生活非常单薄,2019年9月份入学,结果12月份就爆发了疫情,四年校园生活中,我的在校时间加起来都不到一年,大部分时候都在居家上课。白天老师会在线上布置作业,比如课堂笔记再加一个问题,你需要在晚上12点前提交。

  这个专业的课非常杂,什么都涉猎一点,什么都上得不深。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市场营销学,还有经济法、国际市场营销,还有会计学原理的课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学等。

  个人比较喜欢的课是国际市场营销,因为老师讲课比较有意思,他会讲一些自己在国外读书的事情,结合实际来授课。

  另外一些比较接近实际,并且能学到东西的课是专业实训课。课上会用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四个人一个小组,有人是CEO,有人是产品、财务、运营,然后几个小组一起比赛。

  模拟经营的时候,CEO需要设计企业运营的战略规划、定下季度营销目标,产品要做研发,你们要给产品定价,这个价格决定了你的市场份额,财务还要做资金筹集、设备采购,运营要进行市场投放等。

  前期老师会告诉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你也会有一个启动资金,比如给你10万,你可以去买消息,这个消息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然后再用这个消息跟运营一起去做一个整体的季度规划。

  我没想过去考公,因为我不一定考得上,另外我也不喜欢太稳定的工作。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去做市场。

  当时的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家里之前有一个哥哥也是做市场营销的,他也是普通的本科,我刚上大学那会儿他毕业上班,做类似项目管理这一块,他当时一个月4500,再加上项目奖金之类的,在天津生活得也还行。

  毕业后,我投了很多市场营销相关的工作,像活动策划、会展策划,但大部分都要1~2年经验。愿意接受应届生的,工资都在三千左右,扣除租房成本就完全不够花了。

  后来我开始海投,还投了运营等岗位,一天投十几封。当时每天大概有三四家回复的,还有一些销售岗主动找上门,他们不要求经验,能够接收应届生,薪资也比活动策划一类要高一些,最后我把销售也纳入了选择范围。

  我会挑感兴趣的,看是否要去线下面试。一般会先去天眼查、企查查去查这家公司的情况,看这家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的工资构成是底薪+提成。试用期的底薪是四千,转正后是三千,提成具体看项目金额,比例是浮动的,我们公司最高是抽5%,加在一起至少能在天津勉强生活。

  服务项目的金额都是按平台定价,比如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可以打包卖,也可以单独卖,三个平台打包一起可以便宜一点,比如打8折。各家公司收费的标准不一样,分成也不一样,这个具体看老板怎么定。

  我们每个月、每个季度还有业绩排名,销冠会奖励500,销亚奖励400。我从上班开始,除了试用期,业绩基本都在前三,当过三四次销冠和很多次销亚。

  每个月房租加上水电大概是2300左右,再加上吃饭,一个月的生活成本大概在3000块钱。那个时候最高攒了一万多,但最后大部分都给房东了。

  这点在我们公司平时吃饭的时候最为明显。我们吃饭时候是销售坐一块儿,运营坐一块儿,每次都是我们一直在说说说,从买电动车说到收燃气费,然后运营那边就很安静,可能有的人在刷抖音,有的人在玩金铲铲。

  面试的时候也有会这样的筛选。比如问你能不能接受这行?你觉得自己当销售有什么优势?接受得了加班吗?以前有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因为有的人一听到要打电话就走了,不会再来试了。这就是最初步的筛选。

  他们有的把销售当成一个过渡,奔着底薪来,维持一下自己的生活,再去找工作。我有个同事就是属于家境比较好的那种,也不是很着急找工作,他就觉得4000底薪还不错,所以才来干销售。

  最后就是考验你的抗压能力。如果长时间没有开单你会不会考虑离职?有的甚至会问你会不会考虑换行业?我曾经有个同事,马上要结婚了,可能经济压力比较大,他有几个月一直没有业绩,但是还要天天打很多电话,最后受不了离职了。

  他离开前,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压力,每天也不怎么说话,然后打电话的时候如果没有和客户聊下去,整个人状态也不太好。

  所以这行其实也不好干。销售基本没什么休息,但是你完不成任务就要一直加班,有些人一看总加班也就不干了。最终能不能干下去这行,还是取决于你的个性是否合适,能否吃苦。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胆大心细。首先你得敢说,别害怕说错了。如果不敢说的话,你就一直谈不下来。说多了,说着说着你就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了,前提是你得有这个胆。

  入职后,公司会有基础培训,比如打电话的时候怎么介绍自己?告诉人家我们是什么样的产品?还有签单的合同具体条款都是什么意思?一个上午就可以培训完,下午就可以打电话,很简单。

  工作时间从每天上午八点半到晚上八点半,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没有加班费,但你要是任务完成得快,每天六七点钟就可以走了。

  任务就是打电话签单。每个销售的考核都是看接通率和签单率,其中试用期主要看前者,一天要接通100个电话,转正后就必须要开单。

  经常会有被挂电话的情况,有的时候你自我介绍都没说完,对方直接摁掉了;如果客户感兴趣,他就会问你两句,然后你顺着介绍自己的产品就可以了。

  每个人每个月最少要成4~5单,完不成不会扣钱,但要一直加班,并且拉你开会给你压力。只要不签单就一直找你,天天找你,线上找你,线下找你。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签单是在上班一星期后,还算比较顺畅。当时我也是按照公司给的电话去联系,有个客户就问了我很多问题,我把我们怎么帮他运营的流程,以及能带来什么效果都详细跟他说了,说完之后他比较感兴趣,但是我提出见面聊的时候,他就拒绝了。

  后来我就让带我的人帮我打电话约,他说考虑一下,加了联系方式,一个周六早晨他给我打电话说见面聊,我就赶紧过去跟他聊了下合同细节和价格,最后他跟他们内部人员商量了一下,这事儿就这么敲定了。

  这行刚开始上班的时候肯定会没那么有意思,因为没有尝到签单的甜头,每天打电话就是很无聊,但签单有时候真的看运气。

  非要说方法论的话,就是不停打。好的情况下,你打100个电话,可能会有两三个能加好友,四五个能聊得比较久。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天一单都没有。

  我有一个客户,我同事前脚刚打完,后脚我打的,客户说他不想跟那人聊,就跟我聊了,这没有什么方法论,纯粹看客户心情。

  还有个客户我同事之前打过,我再次打通后,本来他说不需要,后来说着说着他就叹了口气,说我有点被你们公司打服了。

  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面对客户的怒火。因为不停打电话给别人,人家也会不高兴,碰到脾气不好的客户,被人骂有病,都是常有的事儿。

  刚见面的话,肯定是你去找客户。到了之后,夸一夸他们的环境,要是女士的话,我就会看她当天的穿着或者打扮夸一夸,男士的话就夸他的地方气派,反正就是先套个近乎。

  刚开始聊天不急于切入正题,先聊一些别的,等客户说我们聊一下产品,再听他的诉求,期间可以穿插聊点别的,但一定不要偏离重心。

  去之前一定要了解他周围的竞争对手,再了解这个行业里面他比较在意的竞争对手。查完资料之后,看一下他最近有没有哪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再拿他的竞争对手去对比着聊。

  谈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谈价格。一般我在来之前,老板就已经给出底价了,你只需要在这个底价基础之上去谈。

  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可以,不能越过底价,因为老板不会给你让,你要做的就是让客户觉得买这个服务值。大部分线下签单的都是这么一个过程。

  有一个客户是东北大哥,经老乡介绍来天津干餐饮,当时门店经营得非常不好,他已经投了十几万了,需要网络上的曝光。

  我当时跟他联系后,发现他属于那种手头有钱,但是不太确定这个项目是不是能否继续做下去的状况,于是我就跟他分析网络曝光介入后的优势。

  第一波宣传是给他打开声量,主要在抖音、视频号这些主流平台。他在河北区那一片,那片餐饮店挺多,尤其很多清真的店,因为那边回民很多,还有东北菜,所以他要是纯靠线下拉人的话,其实效果不太好。

  再过一个月,我给他推了一些单品券,比如拔丝地瓜。我说你做个拔丝地瓜,顾客到时候肯定会搭配着买饭吃,结果流量越来越好,最后这个单品券卖了300多单。

  这个项目我跟了两个来月,客户没花多少钱,就几百块,后续他也没继续投了。因为其实线上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把客户引流到线下,总指着线上的话,平台是有抽点的。

  到现在,这个客户的店已经经营得红红火火,他因为这事也挺感谢我,并且跟我成为了朋友,经常跟我说有什么事儿就找他。

  后来我离职,他还请我吃了一顿饭,我去了,当然没有真的让他请。他就问我以后有什么计划,还给了我很多建议,说他有朋友是干线下实体的,推荐我去。

  前阵子端午节,我还跟他发消息来着,他问我最近工作怎么样,有没有考虑好的地方,要是去他朋友那边可以帮我去谈薪资。

  辞职是因为现在各行各业不景气,客户已经不愿意再在互联网上投钱,公司盈利情况不好,我的个人业绩也下滑,就赶紧跑了。

  如果有机会,还是想走回本专业的路。不过现在市场营销方面也不好做,我辞职后还问过我那个做活动策划的哥哥,我说你们那还招人吗?他说不招人,之前还裁人来着。

  目前600多份投的简历里,不回复的有一百来个;跟HR聊完发现不太匹配的又去掉几十个;到目前为止,真正差不多的可能也就十几个;再聊一些薪资问题,更是没几个了。

  从我个人的投递经历以及感兴趣的方向来看,珠宝、黄金销售现在还比较热门,我猜测它们和之前的互联网一样正在风口,所以岗位比较多,薪资也比较高。

  但是相对来说,人家的招聘要求也会更高。上次我了解到,某个珠宝品牌对应聘者有身高、年龄、长相要求,比如身高160~165厘米之间、体重100斤以内、年龄在23~24岁,长相要看起来比较“国泰民安”,学历还要求本科以上。

  它很辛苦,需要你学会忍耐和调整心态。但它也有好处,就是相对自由。你只要肯下功夫,赚的钱也不会很少。这对我们这种普通学历的人来说,至少是个保底的选择。

  我认识很多人,他们从销售开始做,见识许多人后,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系和理想规划,最后从原公司脱离出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刚入行的时候,带我的师傅就告诉我一句话,你不可能一辈子只干销售,你干销售的话肯定是想通过这个行业去了解更多的东西,帮助你以后去到另一个你想深耕的领域。

  所以如果真的有人要干销售的话,我只有一点建议,就是选好你要销售的产品。并且在你已经没有别的选择的时候,把销售这个岗位的可用性发挥到最大。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