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安全教育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anquanjiaoyu/2024/71534.html

陕西两会@你丨政协委员李小超:推动城镇公教场所配套适老化建设

时间:2024-01-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央广网西安1月28日消息(记者陈锵)“‘家有一老犹有一宝’,老人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是社会发展的见证,关爱与尊重老龄人口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陕西省政协委员、乡村记忆主题雕塑馆馆长李小超说,“但伴随着城镇社会的加速发展、中青年社群的快速构建,以及不断到来技术更新与迭代,老龄人群在当前城镇社会生活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他们值得被看见与重视。”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低龄老人总量保守估计已达1.5亿,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时,陕西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9.12万人,比全国(18.7%)高0.5个百分点。1月13日,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

  结合《通知》提出的五方面任务要求和陕西实际,李小超提出两方面的建议,解决当前城镇发展过程中公共教育性场所的适老化问题。

  在社会公共教育性场所中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公园、广场、博物馆、民俗社、艺术馆、美术馆等公立(或私立)便民场馆等公共性教育场所不应以年龄为界限,当老龄人口前去参观时,相适应的大到可供轮椅上下的缓坡、电梯、安全扶手、警示标语,小到场馆轮椅及适老化物品储备等基础适老设备均需做到可配套、可同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定期优化与更新。

  在基础适老设施完备的基础上做到助“老”融入、与“老”同乐。作为重要的社会公教文化场馆要专为老年人群体设置大字号版本的服务导览、宣传手册,操作指南,开展适老化的讲解服务等,加速老年人参与程度。以相适配的公教主题拉近场所与老龄群体距离,设立老年志愿者服务岗位,或是设置老龄主题的公教活动,让老龄群体成为事件主角,为老年人搭建起休闲生活、兴趣互助的社交平台。

  “老龄社会的到来意味着公教场所应承担起更多的适老为老工作,全方面、多角度地提供更完善、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服务是其未来的责任与义务。”李小超表示,“伴随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让老龄群体根据自身擅长,更好地丰富老年生活,与社会发展互惠互利是实现长效稳定发展的趋势。公教场所配备相适应的适老建设则成为一切的前提,因此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及各承办单位要分派专属领导督办此项工作,并由分管领导对工作进行组织部暑、检查督促、审核把关。”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低龄老人总量保守估计已达1.5亿。李小超提出两方面的建议,解决当前城镇发展过程中公教场所的适老化问题。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