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快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caijingkuaixun/2019/1963.html

I am nothing at all 我一无所是

时间:2019-07-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我们的生存与现实,已经各成谬误。然而,我只是生存在自己心灵的幻境里,我不熟悉那些寓言和高高在上的部分。我不熟悉那些生铁,也不熟悉那些器具。我只是在毫无诗意的生活中感受,我捕捉了那些飞虫,我觉得我与那些随处落在我们脚下的生物并无不同。我不质疑自己,然而,我为什么不质疑自己呢?

  达卡夫说,我们必须质疑自身,并以此赢得我们生存的一应需求。我首先看到了高高在上的天空,在我的视野高处,有我喜爱和尊崇的达卡夫以及他的爱人们。我并不惧怕他抢夺在我之前就已生成的石头,我们虽然大体相似,但终究生活在各自不同的时空。我们的爱与恨,都已各成谬误。我只是凝聚了那些无力的成分。

  然而我终究不是我的理想部分。我原本计划写长长的书,但是终生难以完成,我原本应该拒绝喧嚣,但我却时时参与其中。我在以自己的微弱残躯,构成我的反面和那些影子中的虚无。我同达卡夫相识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他的警告,但我却没有认同。现在,我已经两手空空地回来了,我的现实只是在铺排我的石头,我的现实只是在挡我的路。

  我终究不是我理想中的分子。我一无所是,我或与自身根本不同。我看到了三十九年来我在无限分裂中的全部,在我与达卡夫交往的不同时期,我都是怀着反对和拜谒的心情看自己的。就像看那些地穴,就像看那些高楼。在绿茵遍地的季节里,我已经与我们人类中的全体开始妥协了,但这是没用的,我大概生在了一个我所不爱的时代。

  但我一无所是,这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在迷途中需要找到的救赎。我也许生在了一个最能激发和砥砺自身的时代,那么多的人,都在远远的风景中,看着我们。我抖动自己无穷的双手,我能看到我在八十年后如影飘散的灰尘。我觊觎达卡夫的时候太多了,然而,无数的现实也在重新构造着我们。

  但我觉得这还不够。我觉得无限的现实都在觊觎我们,我觊觎达卡夫的时候并没有分清爱与恨的前后。公园里,有时会升起薄薄的晨雾。我一步一步地走进了那些砖石,花朵和灌木的深处。我把自己的一生都葬在那里了。这真是不错的去处,我对达卡夫表达过这个关于我的自身。我对他表达关于我的归宿问题。我遗存了大批的文字在他那里。

  但是很多人都已经老迈。我熟悉的那些造就了我们的旧故事的人已经赋闲多年,在尘土泛滥的时辰,雨水压低了我们的幻想,使尘土和我们的无限虚无彼此交融。在虚实之间的构成,就是达卡夫和他的爱人们。我经常与他们相遇在街头。直到他死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终点临近,我向他表达了我的一生:我觉得自己终无所成。

  不,这不仅仅是全部,他回过头来向我指点道路。我从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我看懂了我们的诞生,我看懂了我们的战争,我看懂了我们的嫉妒和虚荣,我看懂了我们所憎恶和热爱的,我看懂了我们的占用和暴虐的深度,我看懂了,但从未说出。这是对的,达卡夫在他临终的时候告诉我:上帝也不仅仅是他本人,他是被无数影子挟持的血肉。

  1978年生。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著有《失踪者的旅行》《你往哪里去》《主观书Ⅰ:我一无所是》《主观书笔记》《在危崖上》等小说、散文集多部。曾任文学杂志《都市》执行主编。获赵树理文学奖、《诗歌月刊》特等奖、山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安徽文学奖·散文类主奖、林语堂散文奖等。2012年以来,主要创作有《主观书》(7卷,80万字)及长篇人物传记《罗贯中传》。现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文学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班。

  梁高燕,1974年生,山西代县人,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教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代小说英译和诗歌翻译研究,尤其关注山西和陕西当代小说翻译研究。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