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guonaxinwen/2019/1202.html

千户苗寨的灯火(新时代之光)

时间:2019-06-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这千户灯火是错落着的,仿佛是随意间落在山间的星星;但它又是人们精心安排的,这里那里,该有灯的地方都有,有着深深浅浅、高高低低、红红绿绿的区别。坐在观景台上,煮一锅酸汤鱼,喝一杯醇香的土酒,灯火便在人们眼前时而迷离时而清晰,有活泼的性情。酒酣后入睡,灯却依然在梦里亮着,偶尔醒了推窗,却发现梦还在眼前。

  我曾两次到千户苗寨。前一次来去匆匆,不曾过夜,也就没能领略千户灯火的魅力,只是因朋友的介绍,而有几分期待和向往。第二次来,却真是被这灯火震撼到,更被深深地感染,仿佛在精神上,也一下亮起来。

  这次到西江千户苗寨,又参观了西江镇派出所。派出所位于苗寨的一条窄街上,别致的卵石墙和木窗棂,让派出所标识融化在民族风情里。派出所的灯当然是彻夜不熄的,这盏灯的内涵,不只是用“明亮”这个词汇可以涵盖。

  这就让我想到杨启明。普通户籍民警杨启明,军队转业干部,土生土长的苗族人,千户苗寨的儿子,一个仿佛命中注定就与灯火有缘的人。为了苗寨的防火安全,他便成了这里一盏不熄灭的灯。我们这次到苗寨,其实是为他而来。

  说起当年的苗寨,憨厚的他只轻描淡写般地说:怕失火,都是木结构啊。让用惯火塘的苗族群众改变用火方式,注意防火安全,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宣传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杨启明每天在寨子里走,用苗语、当地方言和普通话宣传防火。他办公室的灯光,常常是亮着的,他坚定不移地认定,自己就是苗家的儿子,千户苗寨就是自己的家。

  今天的苗寨,已经有了互联网,有了叙说苗族历史的大型歌舞,有了让游客馋涎欲滴的各色美食,当然,更有了让人流连忘返的千户灯火。多么美丽的夜晚呀,每一盏灯下都是笑脸,每一间木屋里都是歌声,路边的花花草草悄悄地绽放着,而杨启明,仍然在窄街上慢慢地走。穿着警服,或者穿着他的苗族服装。在我的眼里,他竟然更像是一盏明亮的灯,这盏灯游走在家乡的土地上,越来越明亮。

  走在寨子干净的窄街上,我们称赞老杨的工作,而他却皱起眉说:莫说了,我的工作还没做好。他告诉大家,今年3月,有位独身老汉,喝醉酒后不小心把自家的房子烧了。好在那把火只烧塌一间木楼,而且二十分钟就被扑灭。现在寨里建起消防队,小伙子们动作很利落。但杨启明依然自责,觉得就是没做好。这份内心深处的责任感,让我们感动不已。

  那晚我们住在苗寨的木屋里。拉开窗帘,打开窗户,让清凉的夜风把萤火虫般的灯火送进梦境。朦胧中,我仿佛听见杨启明的大喇叭又响起来。苗语,我听不懂;当地方言,我也不懂。而老杨的普通话,竟让我笑起来,却也还是似懂非懂。但是,这些我听不大明白的语言,却给了我安宁,让我在不眠的苗寨安然入梦。

  这千户灯火是错落着的,仿佛是随意间落在山间的星星;但它又是人们精心安排的,这里那里,该有灯的地方都有,有着深深浅浅、高高低低、红红绿绿的区别。坐在观景台上,煮一锅酸汤鱼,喝一杯醇香的土酒,灯火便在人们眼前时而迷离时而清晰,有活泼的性情。酒酣后入睡,灯却依然在梦里亮着,偶尔醒了推窗,却发现梦还在眼前。

  我曾两次到千户苗寨。前一次来去匆匆,不曾过夜,也就没能领略千户灯火的魅力,只是因朋友的介绍,而有几分期待和向往。第二次来,却真是被这灯火震撼到,更被深深地感染,仿佛在精神上,也一下亮起来。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