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iankang/2019/5202.html

MSS魔咒又破除!pMMR胰腺癌患者获益K药+乐伐PD1+多靶药持续打破M

时间:2019-10-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原标题:MSS魔咒又破除!pMMR胰腺癌患者获益K药+乐伐,PD1+多靶药持续打破MSS/pMMR免疫无效禁锢

  MSI/MMR是免疫治疗的预测指标,在消化道癌种中检出率较高。按对免疫治疗的疗效,分为免疫非常敏感的MSI-H/dMMR型,但这类患者的占比非常低,5%-10%左右;以及对免疫疗效极差的MSS/pMMR稳定型,此类占据了肿瘤患者中的主体,有多差,部分研究中显示,单药免疫去治疗MSS型结直肠癌,有效率为0,即使PDL1阳性也不能缓解。因此,如何攻破此类免疫“冷”肿瘤的免疫僵局,运用好PD1/PDL1如此好的药物,成为了长久以来研究的重点。幸运的是,今年曝出了几例通过联合手段成功处理的案例,免疫无效禁锢有望攻破!

  2017年3月,1位55岁女性出现间歇性腹痛,有高血压病史(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胃溃疡1年,痔疮多年。腹部彩超提示可能为胰腺癌,CT提示多发肝转移、肺转移。患者被诊断为胰腺癌cT4N1M1(伴肝肺转移)。免疫组化提示MLH1 (+), MSH2 (+), MSH6 (+++), PMS2 (++),即pMMR(免疫无效型)。

  放化疗后,患者腹痛减轻,但因Ⅱ级血小板减少和疲乏而拒绝进一步的化疗。测了基因检测提示ERBB2扩增(20%)和19外显子突变(0.14%)和20外显子突变(0.12%),TMB(14.9mut/Mb)远远高于平均值(2.5mut/Mb)。

  针对基因检测中HER2扩增的情况,患者随后接受了4次的曲妥珠单抗(第一次8mg/kg d1 Q21d,之后6mg/kg)联合厄洛替尼100mg/Qd治疗,治疗过程中,CA19-9水平有所下降。

  3个月后,未行放疗的肝转移灶增大,靶向治疗停止。随后患者接受氩氦刀冷冻消融一次,TACE治疗两次。每日口服拉帕替尼750mg,15天后出现间歇性阴道出血。骨盆CT提示盆腔转移伴腹水,患者仅口服云南白药,出血症状略有缓解。经过一个化疗周期(奥沙利铂85 mg/m2 d1 +伊立替康180 mg/m2 d1, Q14d),患者因体力下降、体重减轻、白细胞减少、II级血小板减少而拒绝继续化疗。

  随后患者接受K药(100 mg d1, Q21d,8次)联合乐伐替尼(20 mg/Qd,5个月)治疗,令人惊喜的是,患者更换方案后短期内就出现了明显的疗效,原发灶较前缩小27.3%,肝转移灶缩小33.0%,肺转移灶缩小13.2%,盆腔转移灶增大2.4%。疗效评估胰腺肿瘤部分缓解(PR),缩小27.3%;整体疾病稳定,缩小18.4%。治疗5个月后,患者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联合治疗被迫停止更换为抗感染治疗。

  CT显示肝脏病灶增大、胸腔积液增多,患者开始静脉滴注T-DM1 200mg,第一次用药后严重肺部感染再次出现。患者再次仅接受抗感染治疗,盆腔病灶增大、胸腔积液增多。肺部感染控制后,对盆腔肿瘤行一次介入治疗。2018年10月22日,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并死亡。根据这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提示,NLR作为免疫疗效预测指标证实了免疫治疗使得胰腺肿瘤部分缓解。

  这是首次报道pMMR晚期胰腺癌对免疫治疗有良好的反应,也是首次报道了bTMB、NLR与胰腺癌改善预后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SS/pMMR患者并不是与免疫治疗绝缘,PD-1联合多靶点靶向药已成功突破免疫难关。而PD1联合多靶药这样的组合模式在MSS/pMMR型肿瘤患者中并不是首次被报道,O药+瑞戈非尼的临床研究已经得到确切阳性结果。

  这是一例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病例。患者为晚期胰腺癌伴肝脏转移,经放疗联合两个周期化疗后,身体状况无法耐受进一步常规治疗,处于难治状态。经病理检测为pMMR,经基因检测存在HER2扩增及19和20外显子点突变,高TMB。经抗HER2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经K药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后病情出现了明显好转,验证了近两年很多研究进展的发现,也给予了我们进一步诊治类似病例和开展相关创新性研究的启示。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