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iankang/2019/570.html

Uber市值腰斩:有贝索斯的野心却没有亚马逊的命

时间:2019-06-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5月10日,曾经的全球最大独角兽Uber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每股45美元,处于上市询价区间的底端。上市当日收于41.57美元,下跌7.6%,市值低于700亿美元;5月13日,第二个交易日,Uber股价再暴跌10.75%,收于37.10美元,市值为622.15亿美元,这距离其上市前的估值已近乎腰斩。

  2009年诞生的Uber是共享出行的鼻祖,十年来估值一路蹿升,2018年1月F轮融资时估值达到720亿美元,2018年10月摩根士丹利与高盛给出的IPO提案书对其估值1200亿美元。

  本文将通过5个问题,深入探讨Uber股价暴跌的原因,Uber背后的共享出行,以及资本市场的倒挂现象。

  Uber认为导致其股价不振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环境不好,一个是竞争对手表现,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在上市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Lyft上市以来的表现令Uber对上市的态度更为谨慎。今年3月,Lyft上市,到现在为止,Lyft股价已累计下跌38.5%。不过在罗超频道(微信ID:luochaotmt)看来,这两个理由都是Uber给自己股价不好勉强找到的理由。

  5月13日美股受贸易战影响出现暴跌,纳指重挫3.41%,但5月10日市场却表现平稳,纳指微涨0.08%,而且长期来看,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在4月底都创下历史新高。而且如果资本市场认可,即便环境不好也会逆势增长。至于说“对手表现不好拖累我们”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市场老大是老二的标杆,而不是反过来。

  Uber股价大跌,核心原因还是因为Uber以及前期投资者对其期望过高,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于Uber现在的业绩特别是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却不看好,不买Uber团队画的饼,整体都在谨慎观望,等待抄底机会。

  现在二级资本市场对“画饼”不再感冒。如果股价是投票器,业绩是最重要的票仓。就互联网公司而言,用户增长和盈利能力是投资者最重视的两个当下指标,Uber表现不佳。Uber招股书显示,2018年营收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不过,Uber依然在巨额亏损,调整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18.5亿美元。Uber的关键指标增速放缓,其一共拥有9100万的用户和390万的司机,由此产生的92亿美元营收占到了全年总营收的81.6%,但用户同比增长只有33.8%,低于2017年的51%。

  就增长来说,Uber面临来自Lyft的直接竞争,全世界范围内,Uber要么面临“地头蛇”Grab、Ola、Bolt们的竞争,要么已经退出市场:2016年8月,Uber退出中国市场,换得滴滴少量股份;2017年7月,Uber退出俄罗斯市场;2018年3月,Uber退出东南亚市场……而且,出行市场的天花板是存在的,就算没有竞争,Uber很难持续增长。

  Uber有很多“突破天花板”的故事。首先是不止于出行,做了Uber Eats外卖、Uber Freight货运服务等业务,然而这些业务同样不具备盈利能力,且让Uber显得不太专注。

  理论上来说,自动驾驶汽车对网约车是一个性感的故事,这不只是可以让其省掉司机成本,也可以在颇具前景的自动驾驶汽车赛道占据一席之地。长期来看,司机最终会被取代,自动驾驶是一个更大的故事,谷歌旗下的Waymo估值已到2000亿美元左右。

  Uber做自动驾驶有场景优势,然而相对于Google和百度而言没有技术优势。曾经Uber在自动驾驶上很激进,不过,2018年3月Uber无人车路测撞人致死后,该项目已被搁置一年,现在才重启。今年2月,加州机车辆管理局发布的《2018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中,Uber排名倒数第一。Navigant Research3月发布的自动驾驶竞争力排行榜,Uber同样排名靠后,低于Waymo、百度等实力派玩家。

  而且,就算Uber是实力派玩家,自动驾驶短期内也很难带来回报,业界普遍认为,自动驾驶技术要像传统汽车一样普及,起码要二十年时间。人们容易高估新生事物的普及速度,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相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而言普及难度更小一些,但这么多年下来依然没有大规模应用。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