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unshixinwen/2019/1088.html

世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2)

时间:2019-06-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中美关系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到底给美国带来了什么?事实是最有力的回答。2018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6335亿美元,较两国建交之初增长了252倍。如果没有中美经济的高度互补,没有双方企业的共同获利,美国又怎会甘心忍受连续吃亏40年?

  中美经贸合作,当然不是美国向中国输送财富的“单行道”。目前,美资企业在华年销售收入7000亿美元,利润超过500亿美元。2017年,通用汽车公司全球亏损额折合人民币达109.8亿元,但从两家在华合资企业赚取了133.3亿元利润。美国高通公司在华芯片销售和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其总营收的57%。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近日刊文指出,美中在国际商务中互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美方忽略吸引更多中国投资所带来的潜在经济好处,这是一大错误。

  美国挑起对华贸易争端以来,其国内的种种反对之声,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贸易中的美方受益情况——普通消费者为消费品价格上涨而忧虑,制造商苦于成熟产业链被打乱,农民则担心精心培育的出口市场将一去不复返。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文章援引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政府关税措施总共给美国消费者和生产商增加了688亿美元的支出,而美国实际收入却减少了78亿美元。面对这些事实,人们也许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著名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作出如是评价:“如果(中美)彼此都不关心对方的利益和看法,那么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事实上,美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根源在于其自身经济结构,以关税战“平衡”贸易之说,是拿任何一条经济学原理都解释不通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说:“去年,中国在美投资减少了80%。在我看来,这是个悲剧,大多数市长、州长和想找工作的失业美国人都这么认为。我们应该为中国在美投资者铺好迎宾毯。”

  中美关系40年发展,两国经济日渐交融,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当然,中美经贸往来规模巨大,发生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要能客观看待和理性处理问题。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只要坚持在互利互惠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处理问题,双方就有机会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眼下华盛顿一些人大肆鼓吹对抗论调,暴露了他们的霸权思想。《纽约时报》近日发表的一篇评论写得很直白:过去一年多美国对华立场的转变,“更多是因为美国的焦虑,而不是中国的行为,后者并没有什么新变化……没错,中国崛起本身就威胁着美国的利益——只要美国将其利益定义为在全球各地永远保持主导地位”。

  本届美国政府成立之初喊出要消灭华盛顿“政治正确”的口号,但在对华关系方面它又打造了另类“政治正确”。越来越多人感受到,对中国是否强硬,正被华盛顿一些人塑造为检验是否“爱国”的指标。受零和博弈观影响,今天华盛顿谈论对华关系,事实变得不再重要。一位长期研究美中经贸问题的美国学者表示,她正怀疑自己对中国企业技术更新的定量研究是否还有意义,因为“中国技术偷窃说”已经被不加论证地标注为标准答案。就连国会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也感叹,当前的气候让人想起上世纪50年代“反苏”在政治上没有坏处的时代。

  在美国国务院此前长期负责东亚事务的资深外交官董云裳看来,华盛顿的政策辩论正成为“政治叙述的囚徒”,而这些叙述很多时候着眼的是“狭隘的、短期的利益”。如今,华盛顿一些人对于塑造“中国战略威胁”依旧沉迷,依旧亢奋。越来越多人担心的是,这种脱离现实的危险误判,正给中美关系的平稳运行乃至全球稳定带来更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三)如果将美国当前的对外政策置于各国利益交融的全球格局中加以审视,其“时代错乱症”就会非常扎眼。美国一些人陈旧的极端利己主义,被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形容为“充满霍布斯式的现实主义观、零和博弈观以及对国家利益的狭隘界定”。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