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unshixinwen/2019/1088.html

世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4)

时间:2019-06-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人错乱的“竞争观”引发的种种批评,理应让这些人回归理性。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近日说:“美国想要一个永远领先的局面,如果我(美国)不领先,我就制裁你,就派军舰去你的国家。这不是竞争,这是威胁。”需要强调的是,中美经贸摩擦发生一年多来的事实已经充分表明,美国所热衷的极限施压,并不会使中国退缩,也不可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即使在美国国内,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强调,单纯污名化中国、对中国遏制封锁,根本谈不上战略,因为这不可能奏效,也不可能赢得世界的支持。

  准确把握今天国际体系的变革方向,才有可能走出战略迷误。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中美两国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辗转腾挪都会对整个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但其相互关系也不应脱离这个规则体系。原因很简单,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反映了历史进步的方向,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逆潮流而动的单边主义行径,虽然会带来一时的冲击,但不能改变潮流本身。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国家对华盛顿一些人的任性表达不安与反对,不正是反映了历史演进的辩证逻辑?以历史眼光看,中美的长远利益都在于维护整个国际体系的有序稳定。按照艾利森的统计,过去500年里全球有16次主要的霸权之争,其中12次发展成了战争,只有4次实现了和平过渡。21世纪的今天,国际上的事应该各国商量着办,而不是谁的胳膊粗、气力大谁就说了算,世界并不需要所谓的“权力转移游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两国今天应有的战略境界,自然不是上演第十三次“迎头相撞”,也不是追求第五次“和平过渡”,而是要真正摆脱以“霸权兴替观”看自己、看世界。

  (五)“很多时候人们有能力预见前面的危险。但是他们听任了诱使他们陷入不可挽回的灾难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的愚蠢,而不是不幸。”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如此警示后人。

  见证过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布热津斯基曾经指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大国——一个当前的大国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被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联结在一起。”

  欧洲著名学者罗伯特·库珀在《和平箴言》一书中写道:“在我们开始制定外交政策前,我们不仅要问我们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上,而且还要问‘我们’是谁。我们的答案范围越广,‘我们’就越有可能生活在和平之中。”

  不知当前的美国一些人能否从这样的真知灼见中汲取一些智慧。希望他们认识到,陷于“寻找敌人”的迷思,坠入零和博弈的死胡同,不仅于中美无益,而且将给世界带来灾难!

  可以肯定的是,唯有以合作化解冲突,以理性管控分歧,在尊重彼此核心关切、懂得维护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施展“战略想象力”,方能走出战略迷误,享受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的和平与安宁。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