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unshixinwen/2019/4734.html

主题教育进行时新华报业开出调研“60题”

时间:2019-10-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正在火热开展中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全党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这是共和国风雨兼程走入70年的历史关口当前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

  5G商用,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如果说4G改变生活,5G则有望赋能各行各业,给新媒体建设带来了无限机遇与挑战。

  1未来已来,如何抢抓5G风口,紧紧把握5G时代重塑媒体生态的发展大势,进一步明晰建设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2如何顺应媒体智能化趋势,一手整合内部资源,一手借助高科技公司力量,加快改变技术落后状况,以技术支撑、引领媒体加快转型?

  3如何把握集团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迭代关系”,依据全媒体各平台特色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段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媒体发展的本质内涵。面对“四全”媒体这一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体应有何作为?

  1如何把握“四全”媒体丰富内涵,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在时间、空间、主体、效能四个维度上协调发力,全方位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2如何激发内容生产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采编人员特别是年轻同志跨部门、跨媒体、跨专业自由组合,成立创业创新团队或工作室,生产更多叫好叫座的产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融合发展是一项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当前,技术日益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已成业界、学界共识。

  1如何以传播数据分析运用为中心,充分释放全媒体指挥中心功能作用,积极采用用户画像、大数据分析、算法推荐、传播效果反馈等技术手段,提高融合传播能力?

  2如何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信息内容的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全面提高舆论引导的精确度?

  面对新媒体强势崛起,传统报业媒体亟待改变过度依赖纸媒的经营局面,形成符合新媒体发展趋势的盈利新模式;急需加大跨界发展步伐,探索“传媒+”扩展的新领域。

  1如何不断深化“传媒+”发展理念,以线上传播推广促进线下产业发展,推动传媒产业与会展、教育、培训、医卫、体育、文化、科技等产业的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

  2如何适应万物皆媒、万物互联新趋势,做好媒体介质连接、用户需求连接(智能家电、智能穿戴、智能交通等)、社会资源连接的文章,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1如何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把牢导向、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如何进一步加强编委会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加强专题研究,提高采前会编前会质量,在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加大策划力度、创新传播手段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打造更多“现象级”产品?

  3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推进集团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机构重置、职能优化、业务融合,提升集团治理能力和水平?

  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的深刻变化,媒体必须面对挑战,下气力建设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适应新的传播业态、信得过、用得上的高素质专业化新闻队伍。

  1如何用好国家政策导向,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发现培养和使用年轻干部,形成结构合理、勇于担当、充满活力的干部梯队?

  2如何加强优秀全媒型记者、专家型记者队伍建设,与干部队伍培养形成晋升发展“双通道”,拓宽选拔培养路径、强化鼓励激励、奋勇争先的措施?

上一篇:第 206 章
下一篇:王清培 - 博客园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