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尚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shishang/2019/3921.html

O-RAN是什么?基站白盒化让运营商无需硬件升级就能升级为5G?(3)

时间:2019-09-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简单来说,通用芯片能完成的功能是多样化的,灵活的,但是功耗更高。而ASIC能完成特定的运算功能,作用比较单一,不过能耗很低。FPGA,介于通用芯片和ASIC之间。

  以前,我们用PC(X86通用芯片)挖矿,后来越挖难度越大,算力不够。于是,我们开始使用显卡(GPU)去挖矿。再后来,显卡的能耗太高,挖出来的币值还抵不上电费,就开始采用FPGA和ASIC集群阵列挖矿了。

  如果采用全通用芯片的纯白盒,那么延迟会更高,抖动也会更大。所以,大部分厂商搞O-RAN,会采用通用芯片+FPGA的架构。

  根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同等算力情况下,FPGA能耗是ASIC的12倍。据此推测,白盒设备采用通用CPU+FPGA的架构,相比于专有硬件采用一体化高集成的ASIC芯片,运行LTE业务能耗要高10倍以上。

  前面我们说华为没有加入O-RAN,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华为经过测试验证,发现4G基站使用搭载英特尔CPU的白盒硬件的表现,功耗要高出10倍。

  通常来说,运营商网络的可用性级别必须达到6个9的标准,也就是99.9999%。但是目前来看,白盒硬件无法做到这一级别,只能达到5个9的标准,也就是99.999%。

  如果要满足可用性要求,则必须增加设备冗余备份。这就造成了设备成本的增加,还包括铁塔公司那边的租金成本增加。

  软硬件分离解耦之后,同一个基站系统可能包括不同厂商的软件和硬件。这样一来,就会很难分清安装和维护时的责任划分。

  众所周知,以前一两家厂商的时候,扯皮都是家常便饭。换成N家厂商,肯定会闹得鸡犬不宁。安装阶段,扯皮将严重影响设备安装的工期,增加成本。维护阶段,扯皮还会增加故障的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O-RAN并非完美。运营商为CAPEX大幅下降而兴奋的同时,必须正视随之而来的OPEX增长。

  如果在CAPEX上节省下来的钱,最终又要在OPEX上吐出去,那么O-RAN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运营商大力推动O-RAN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设备商的技术封闭,构建更开放的生态,让更多企业参与到接入网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中,从而增加议价能力,降低设备成本。

  运营商推O-RAN,主要是拿它作为向运营商压价的砝码,同时也是对设备商长期不满情绪的一种宣泄。

  天线厂商做O-RAN,主要是扩大自己的产品线,避免被边缘化,也是为了和大型设备商竞争。现在大型设备商几乎是什么都做,触角越伸越远,而细分产品设备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急需一些反制的能力。

  IT厂商做O-RAN,更多是为了挤进通信这个庞大的市场。同时,如果能切入接入网,将非常有利于自家边缘计算产品的发展。

  中小型初创企业做O-RAN,更多是为了服务中小运营商,还有对成本敏感,对稳定性和性能不敏感的偏远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可以通过O-RAN,在大型设备商不care的地方,抢一点市场份额。此外,搞白盒基站,可以迎合资本市场追捧5G的需要,提升估值,上市变现。

  至于传统设备商的“加入”,其实更多是在态度上的支持,对甲方表示尊重,再则也是密切关注这个潜在竞争对手的动态,至于具体有没有出力,大家是心知肚明的。

  在O-RAN的具体落地方面,虽然已有厂商做出了产品,但迄今为止,除了日本乐天这个新进入通信领域的小运营商之外,没有其它任何一家大型运营商批量使用白盒基站。国内5G建网在即,我相信三大运营商也不会此时对白盒基站进行大规模集采,更不可能贸然中止和传统设备商之间的合作。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