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尚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shishang/2019/3921.html

O-RAN是什么?基站白盒化让运营商无需硬件升级就能升级为5G?

时间:2019-09-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关于RAN,小编之前介绍过无数次了,它是移动通信网络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专门用来把用户“接入”到网络里面来的相关设备。我们常说的基站,就是RAN的主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从1G到4G,移动通信网络相关厂商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设备商负责研发和制造设备,卖给运营商,并帮助运营商搭建网络。运营商负责运营网络,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给用户,赚取利润。

  早期的时候,移动通信行业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很高,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难度很大。所以,只有少部分厂商有资格参与这个游戏。而这些厂商研发的设备,基本上都是“黑盒子”。

  什么是“黑盒子”?“黑盒子”就是一个封闭的、对外不可见的系统。它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但除了制造者之外,别人不知道它的内部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白盒子”是一个透明的、可视的系统。它也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但它的内部原理是开放给所有人的,接口和协议是标准化的。所有厂家都可以参照标准化文档,做出这样的系统。

  早期厂商走“黑盒”路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构建竞争壁垒,同时也为了提升产品的稳定性。(毕竟都是他自家做的,有问题他负责到底。)

  所谓“解耦”,就是划清界限。将原来紧密结合的系统进行拆分,把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说明清楚,制定成统一的接口协议。

  从1G到4G,通信系统的整体演进趋势,就是解耦。一方面是控制面和媒体面解耦,另一方面是软件和硬件解耦。

  移动通信系统三大组成部分里,核心网的解耦做得最早,速度最快,也最为彻底。因为核心网的功能主要还是基于软件为主,而且大部分设备之前用的x86处理器芯片。

  现在我们所说的核心网虚拟化,就是解耦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将原来的专用硬件,换成x86通用服务器,然后通过OpenStack这样的虚拟化平台,实现软硬件彻底解耦。

  承载网方面,也在朝虚拟化、解耦合的方向发展。SDN(软件定义网络),其实就是控制面和媒体面的解耦。IDC数据中心里面很多交换机也在提“白盒化”。

  而接入网,因为涉及到大量的天线、射频、基带处理等复杂功能,这类硬件都是专有且独特的,所以白盒化的难度最大,不容易进行解耦改造。

  无线网络建设一直是运营商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拥有总成本)的最主要部分,大致占比在60%~70%。

  现如今,运营商们刚刚完成了对4G网络的巨大投资,还没有能够收回成本,马上又要启动5G网络的建设,当然会对建网成本非常敏感。

  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一直都是网络开放化最积极的推动者之一。尤其在接入网解耦和白盒化方面,移动的诉求最为强烈。

  C-RAN,就是Centralized RAN,集中化无线接入网。简单来说,C-RAN就是将以前的传统RAN进行解耦,将一部分功能(主要是BBU)进行集中,以此实现云化,降低能耗和基础设施投入。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