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安全教育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anquanjiaoyu/2019/3760.html

什么是“找领导办事”的正确打开方式?(2)

时间:2019-09-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放眼全球,敲开门就能进的“领导”办公室,未必真能顺顺当当给老百姓办成事。在中国,“找领导”始终得遵循制度法规和流程秩序,复杂点,但结果是,事儿办成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起了信访制度,专门办理群众工作;而现在,为顺应互联网的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网上信访模式又应运而生。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建立网下办理、网上流转的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程序。

  “我们30名来自湖北、重庆等地的工友在一个项目从事木工工作,进场三个多月依旧没有签劳动合同,而且我们的工资还遭遇克扣拖欠。”2018年的岁末,一位在河南打工的网友老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领导留言求助,留言发出5天后,他和工友们就在当地住建局的协调下,与劳务公司达成协议,拿到了共计21万余元的拖欠工资。

  为老王讨回工资的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是国内最大的网上干群互动平台,全国31省区市都开展了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还普遍推出了规章制度,给领导干部为百姓解决问题的“时度效”定下硬性标准。栏目开设至今,各地无数的“老王”通过手机、电脑等来留言板写下180多万项留言,其中120多万项得到妥善解决。

  随着互联网发展,各类网上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冒出。除了《领导留言板》这样由媒体主办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一把手”电子邮箱等都成为畅通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的积极尝试。有难事,共产党不怕群众来找,“以人民为中心”更不是空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甘肃考察时同村民们讲的那样,“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2019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家,同李应川一家拉家常。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2018年,安徽阜南县委书记崔黎手拿扩音喇叭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面对老百姓遇到的上学难问题,这位县委书记主动公开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并坦言:“我不信我一个县委书记解决不了小孩上学的问题!”讲完之后,他按照合规流程,召集教育部门负责人,出台具体政策,彻底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其实反过来讲,老百姓找领导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也是对领导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说:“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实际上就是政府和群众的互动,就是政府在接收到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后,在实践中、政策中体现出来。”领导干部通过群众路线倾听民意、掌握民情,可以举一反三,通过政策去解决更多群众遇到的类似的问题。

  1992年,党的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此后20多年间,党章中对群众路线的这一表述一直保留下来,成为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明确规定。

  有人会说,找领导办事,无非说明“人治”管用,更有人说是“权大于法”。事实上,有事请领导干部出面解决问题,并不是“批条子”“搞特殊”,也不是推崇“权大于法”。“找领导”的正确打开方式,都是推动百姓操心事、烦心事顺利进入“程序”体系和“法治”框架,依法推动问题解决。

  无论何时,民心都是最大的政治。“有难事找领导”,并不是中国制度的“bug”,而是群众在遇到大事、急事、疑难杂事时,为老百姓解决难题提供一条“应急”通道。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