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快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caijingkuaixun/2019/2477.html

人民币国际化十周年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8-0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在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主要工作,并就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

  十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权重超过日元和英镑,位列第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人民币国际化顺应市场需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针对美元等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市场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呼声越来越高。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人民币国际化正式起航。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始终服从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帮助企业提高结算效率、减少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提升融资便利、改善财务状况等。

  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互联互通措施顺利推进,深化人民币投融资功能,提高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活力,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也在促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发展。A股与人民币债券纳入重要国际指数,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2017年以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有序运行,有效提升了汇率政策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CFETS、BIS、SDR等人民币汇率指数推出,更真实地体现外汇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向宏观经济准确提供外汇市场的综合信号。

  金融交易场所不断丰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始终致力于打造全球人民币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25年来中国外汇市场产品日益丰富,交易平台与系统功能不断优化,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直接交易越发活跃。为配合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对外开放,上清所、中债登、深交所、上交所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接轨国际准则,改善参与体验。交易模式持续创新,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彼此促进、相辅相成。“一带一路”宏大的格局横跨亚欧大陆和海上航线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人民币国际化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有效支撑。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跨境人民币交易结算量超过2万亿元,与21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金融机构在沿线国家业务布局不断延伸,与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货币实现直接交易。

  “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能。以中资企业“走出去”和金融机构国际化为契机,由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四大资金池牵头,助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国际储备和投融资中的使用突飞猛进,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交行围绕建设中国最佳财富管理的愿景,坚持走“国际化、综合化”发展道路,拥有涵盖银行、证券、信托、租赁、基金、保险、离岸金融、理财等金融全牌照。是国内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先行军。

  交通银行是国内跨境人民币业务2家首发银行之一,拥有良好的国际化经营基础。自2009年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办以来,累计为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各类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方案。

  不断完善全球业务布局。24家境外分(子)行及代表处遍布全球主要城市,具有全球24小时资金运作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当地同业合作,为人民币跨境使用铺建通道。交行首尔分行担任韩国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清算量和专业服务能力位居离岸市场前列。

  高度重视自贸区业务发展。作为首批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分行、首批通过分账核算单元验收、首家在上海自贸区设立金融租赁子公司的银行,交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贸区业务经营优势。2019年初,交行海南FT账户系统顺利通过人民银行现场验收。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