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快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caijingkuaixun/2019/3707.html

专访7-11内田慎治:“中国模式”已跑通新进市场目标三年盈利(3)

时间:2019-09-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内田慎治:鲜食研发不是个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说指导你建好鲜食工厂、搭好供应链就能顺利投产、持续运营的。其中核心在于研发能力以及供应链集成能力。

  比如说7-Eleven的好炖商品(关东煮),从设备厂家、汤汁制造厂家、各食材供应商、辅料供应商都具有不同的组合逻辑。当他们把拆分生产的“零部件”供应给7-Eleven时,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的工艺逻辑。就好像现在不少创业型品牌挖走了7-Eleven出身的经营管理人才,但做不出7-Eleven的效果,核心原因即在于他们只了解自己经手的一个“零部件”。

  换句线-Eleven实际上更像是一家商品研发+供应链集成公司。只要我们不断优化改变,合作企业就基本上可以排除脱离7-Eleven还能享受同等商品体系的可能性,就好像你读书不能只上一学年。

  提问:在与合作商、加盟者等各方对接、不断拓展中国市场的过程中,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的?

  内田慎治:我们第一考虑顾客,其二考虑加盟者,第三才会考虑自己,所以最大的挑战是怎么来做加盟店。

  比如说天津地区去年开了50多家店,90%为加盟店,其中有很多因素都需要摸索,包括商品结构、销售额提升、加盟主利润、总部如何设定毛利分成比例、成本费用管控等环节都需要长期来验证。但天津地区目前已实现盈利,因此这也是我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实际上,中国是一个非常适合发展特许加盟的市场,因为很多人都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即与其让我来听别人的线-Eleven就和这样的人群合作,充当总部为他们提供支援,从而奠定发展基础。

  提问: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复杂性,类似于罗森这样的日资便利店品牌也因地制宜推出了“区域大加盟”策略。在此背景下,7-Eleven是否会给出新的合作方案?

  内田慎治:虽然同为日系品牌,但是我们在开放区域加盟的想法上会更加慎重且严格,每个区域均执行一样的加盟策略,目的是让消费者在任意区域进入7-Eleven门店,都会有相同感受。这有利于标准化建设。

  提问:在便利店发展上,日本可谓领先于中国,但在线上线下一体化层面,中国的“到家”平台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半径。7-Eleven如何看待“到家”业务,它会成为7-Eleven的增量来源吗?

  内田慎治:7-Eleven也在和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合作,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补充。中国的电商在世界范围内来看都发展很快,原因是北京很多的实体店铺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而日本的实体店发展的很成熟,购物体验更好,所以没有被线上平台抢去顾客。

  同时,中国现在人工费上涨很快,工资所得收入增长也快,这意味着线上的人工配送费用将会逐步提升。当各个平台停止补贴,消费者是否愿意支付相关费用,现在还属于未知数。所以我们对于做好实体店充满信心,也会按照我们的理念给我们的顾客提供更好的商品。我们不觉得落后于时代,也不会得不到回报。

  提问:就中国便利店市场来说,资本关注、新兴品牌抢占市场是一大特点。你认为这会对业界产生哪些影响,7-Eleven将会如何做?

  内田慎治:应该说,中国投资很狂热。不只是便利店,共享单车也是近几年火爆的投资热点。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投资者进入项目时甚至不清楚盈利模式是什么,就好像共享单车企业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知道盈利点在哪,先大家一起做,做出规模了再去思考如何盈利。我认为这是不健康的。

  但7-Eleven已经跑通盈利模式,也具有相对可控的盈利周期,换句话说,我们拥有自我造血能力,这才是便利店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

  提问:下一阶段,7-Eleven是否会在业态创新上有所拓展?你认为便利店适合与哪些业态展开跨界合作?

  内田慎治:中国市场对于外资企业有一些商品经营限制,那么我们自己做不了的就更愿意去跨界合作,比如说药店等。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