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iankang/2019/1102.html

《半个父亲在疼》有的题材是一生给你准备的(2)

时间:2019-06-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这个散文是一口气写完的,我重新去体会我父亲。我父亲母亲生了十个子女,活下来的是六个,我是第六个。这样的家庭中他的脾气暴躁、不堪都是有可能的。昨天从无锡到北京的火车上,我拼命想父亲跟我之间有没有温暖的部分。我讲一讲父亲给我温暖的细节。

  1983年我考上了大学。父亲送我到扬州上大学,那是我第一次坐汽车。他把我送到学校门口不进去,然后就走了。他告诉我两个生活的秘密:“一个人在外面生活有两个细节要记住,第一,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在夜晚来临之前找一找厕所在什么地方。”可能在座的不懂,因为过去厕所很少,家里没有卫生间,招待所也没有卫生间,晚上到任何陌生的地方首先要找到厕所,否则夜里找不到人问。第二,他警告我做一双布鞋很不容易,“你要记得经常把布鞋拿到太阳底下晒晒”。他有限的生活经验传递给我的就这么多。

  回过来讲写这个文章,怎么写父亲过去的故事?既然我读书、我写作,我理解父亲,我身上也有我父亲暴戾的影子,只不过是读书改变了我,读书已经把暴戾压得很低。家新老师是我的榜样,周晓枫老师也是我的榜样,读书写作改变了我。写《半个父亲在疼》,大家都说这个文章写得好,反过来通过他的生活,通过我的追忆也能重新理解父亲。

  你说的父亲的暴躁让我特别触动。有时候我们觉得为什么老年人变得越来越自私?我的朋友跟我讲妈妈把儿子的钱全部用来买保健品了,很长时间后我们才反应过来她是老年痴呆症。之前我们只觉得她很自私,怎么不顾儿子的未来就管自己。还有一个,老年人体能下降至无力自保以后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会觉得全世界都潜在地存在着对自己的伤害,这时候他有巨大的委屈无法释放。不管是因为过去对社会、对儿女的支配权被剥夺,还是他的身体能量下降到他无法处理自己(即便不至于无法自理,但是很多时候他的行动受障碍),他无法抒发这种委屈。

  他的暴躁包括被生活所改变、被岁月推到彼岸、对死亡的恐惧,种种搅和在一起体现为对亲人的暴戾。因为他没有别人可以发火,如果不是亲人的话没有人有耐心有兴趣容忍他的暴戾,别人接触一次就不跟他接触了。有时候我爸爸也会有暴躁,因为这个世界上可能只有我还愿意带他去最好的地方,当我受了委屈之后还会慢慢地吞咽和消化。有一天我们也会如此,我们未必有今天的体能去维护自己的理性、自己的尊严,暴躁有时候有助于我们体验我们的父亲们。

  王家新:余亮这些年的诗集、小说、散文集,都不是泛泛之作,而是呕心沥血、凝聚了他的挚爱和疼痛的作品,他每一篇都能抓住你,让你感动。

  尤其父亲的话题。我的父亲也是晚年脑溢血中风,开始半身瘫痪,后来全身瘫痪,我们很多经历非常接近。余亮写父亲的这几篇散文,首先它非常真实,有种肉体的感觉,“半个父亲在疼痛”是身体的感觉,不是抽象的理念,用他散文中的话“一篙抻到了底”。他赋予我们的语言很真实的质地,不空洞、不抽象、不模糊,他还把精神完全贯穿在其中。

  另外一个很真实的地方,余亮有种顽童的东西,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他从这个角度来写父亲和我作为老大是不一样的,对生活、对生命那种爱恨交加、悲喜交集,中国乡村生存的智慧、幽默感、疼痛感完全搅和在一起,骨肉的、复杂的、矛盾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全呈现出来,绝对不是单一的情绪感受,写到这种程度非常难得。他很真实地叙述细节,不是那种刻意修辞地写,他把真实的父亲、自己的生活像穿越瀑布般穿过陈词滥调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文学写作很重要的东西,这个让我很佩服。

  他甚至敢于写他父亲的“狐狸精”,他作为一个儿子完全不忌讳、不掩饰这些,作为儿子有勇气直面生活的真实,并记录记忆的真实、人性的真实,写得非常富有戏剧性,这是非常精彩的一笔。余亮的散文呈现出了大量的细节、切身的感受经验,把我们带向了父与子的世界。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