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unshixinwen/2019/1152.html

C-NCAP和中保研究竟该信谁?

时间:2019-06-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2006年之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汽车安全的体系化评价规程。人们终于可以相对直观地看到一款车的安全系数究竟有多高,哪些车相对安全,哪些仍有不足,从而作为购车的重要参考。

  然而,随着参加测试的车型越来越多,获得“五星安全”的车型比例也随之增加,同一次评选里超8成车型得到五星评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而且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车型得分都高度接近,人们开始对这项测试产生怀疑。

  虽然欧洲的E-NCAP、美国的IIHS都可以供我们参考,但那都是针对该国市场的汽车进行检测,对于中国生产的汽车参考意义不大。

  直到去年,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共同成立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诞生,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二套针对中国市场汽车的安全评价体系。

  作为一个全新启动的评测机构,C-IASI的测试标准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IIHS,并且不以星级和分数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将结果分为“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等若干项,并分别给出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四个评价等级。这些评价指标,都与保险公司的利润以及用户购车成本息息相关。

  自去年年底公布了第一批结果之后,C-IASI最近公布了第二批结果,“动作”可谓相当迅速。相比之下,C-NCAP自去年4月到现在,也只公布了三批。

  虽然C-NCAP被评为“五星批发部”,但好歹也诞生了十多年,已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公信力,它与短期内迅速发展的C-IASI究竟谁更靠谱?一时间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在C-IASI的第一批测试共有12款车型,其中能在所有项目都拿到G(优秀)的只有三款车型,分别是凯美瑞、领克01、雅阁。

  成绩相对糟糕的是曾经的“黑马”宝骏510,其“车内成员”项目的评价是P(较差),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以及侧面碰撞的评价均是较差,车顶强度也只为M(一般)。宝骏510仅在“车外行人”项目,取得较为得体A(良好)评价。

  然而,在2017年C-NCAP的第二批结果中,宝骏510依然能取得四星的评价,换算为分数则有52.3分(满分为62分),在同批次车型中属于中等成绩。

  又如途观L,这台被消费者认为是“高级感十足”的SUV,安全性上理应如人们想象那般结实可靠。确实,2017年C-NCAP第二批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点,途观L获得了漂亮的五星评价。但在C-IASI的第一批结果中,这款德系SUV的成绩却不怎么好看了,“车内成员”的评价仅为M(一般),“车外行人”项目也只有A(良好)。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