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军事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junshixinwen/2019/3085.html

生活垃圾装进美丽银行 分类投放焕广州新颜值

时间:2019-08-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年磨一剑,再创新辉煌。8月15日,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积淀10年的广州,出台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1年,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以上,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8万吨/日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意味着广州垃圾分类从全业态试点走向全方位覆盖,在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10年前,各大城市在垃圾分类上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状态,广州借助全业态的试点探索垃圾分类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针对机团单位、部队、餐饮、小区、学校、酒店、宾馆、办公场所、商业中心、交通物流站、农村、园林绿化等领域量身订制了12项工作指引,指导各场所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越秀区等6个区的22条街(镇)全面推进示范片区建设,积极创建600个精准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

  10年来,从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到全国率先推广“定时定点”模式,再到开出全国首张垃圾分类个人罚单,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全国首批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名单,要求到2020年底,46个试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分类在全国掀起浪潮,成为公众热门新话题。广州依靠基础积累和先行优势,出台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3年行动计划。计划指出,广州将突出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关键环节,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投放水平、规范分类收运、加快设施建设、推进资源化利用,建立完善具有广州特色生活垃圾分类体系;通过城乡全域同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方位覆盖;通过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活动等引导全社会参与。

  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印发,广州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广州样板”,正努力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有力支撑。

  在先行先试的10年里,广州垃圾分类涌现出了一批社区示范、农村示范。典型示范为广州垃圾分类继续走在前列提供了宝贵经验。

  每天早上,越秀区都府社区的阮姨拎着两袋垃圾,走到小东营文化广场的智能垃圾回收箱前,轻松熟练地分类投放垃圾。在餐厨垃圾回收箱前,她将餐厨垃圾倒入餐厨垃圾箱时,特意把装餐厨垃圾的塑料袋取出,投到了其他垃圾垃圾箱内。这样分类的习惯,阮姨坚持了几年。

  “这段时间,垃圾投放点都设置了‘垃圾分类小天使’进行语音广播,市民一靠近投放点,这个装置就会发出各类提示音。”阮姨介绍道,她所在的社区垃圾投放点,在之前配置的洗手盆、洗手液、擦手纸等便民服务设施基础上,又增添了智能设备,便于街坊们根据提示音让各类垃圾对号入座。

  今年6月起,穗园小区作为天河区第二批垃圾分类样板小区之一,全部楼宇楼层撤桶工作完成。记者走访看到,该小区共设置七个“定时定点”生活垃圾收集点,一个误时投放点,定时定点时间段为上午7时到9时、晚上7时到9时。该小区共配置240升的其他垃圾桶约60个、餐厨垃圾桶14个、有害垃圾桶4个、可回收物桶10个,基本满足穗园小区1872户住户需要。

  穗园小区坚持垃圾分类运输,确保“桶车一色”。据统计,目前穗园小区每天产生的其他垃圾由原来的85-90桶减少至70-80桶(约2.5吨),餐厨垃圾由原来的1-2桶增加至5-6桶(约0.5吨),可回收物由原来的0.25吨增加至0.35吨;每月产生有害垃圾约1.5桶。

  小区居民梁先生说,“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减少了垃圾滞留时间,提升了楼层的环境;楼道也不再有杂物堆放,消除了消防隐患;同时,也有利于从源头上监督垃圾分类,有效提高分类精准度。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