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每日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meirizixun/2019/2935.html

增资扩张下连亏 复星保德信人寿遭遇“成长的烦恼”

时间:2019-08-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公司分别以现金增资3.5亿元,增资后,该公司******资本金由26.621亿元增加至33.621亿元。目前,此次增资方案尚待银保监会批准。

  对于此次增资带来的影响,北京商报记者采访该公司,但截至发稿前该公司并未回复。不过,如若此次增资计划落地,复星保德信人寿实际资本将明显提升,或将扭转其不断下滑的偿付能力水平。

  据天眼查显示,复星保德信人寿此前至少有过3次增资,2015年5月该公司增资5亿元,******资本金从5亿元增至10亿元;2016年7月,******资本金增加至13亿元;2017年8月增至26.621亿元。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7年二季度的832.28%持续降至2018年末的386%。对此,复星保德信人寿在2018年年报中解释,偿付能力水平主要由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关乎偿付能力的实际资本下降7%以及最低资本大幅增长64%造成的。

  进入2019年,复星保德信人寿的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依旧一路下滑,最新报告显示,上述数据从一季度的289.33%下降至239.91%。

  复星保德信人寿成立至今已有七年光景,可喜的是,该公司保费收入呈现连年增长,不过,盈利方面却已持续七年亏损。

  按照完整年度计算,2014-2018年该公司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3.16%、37.17%、102.73%、470.42%、90.34%。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保费收入29.45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48.71%,增速位列外资寿险企第一位。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推高保费规模的“功臣”是万能险。记者从业内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万能险占该公司规模保费超四成,而此前在2015年、2016年该公司万能险占比一度为94%、90%。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表示,发展万能险将对公司的投资能力、流动性状况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一家公司万能险占比是否过高可根据公司的产品定价能力、投资能力和资产状况、偿付能力而定。

  不过,保费持续增加并没有让公司扭亏,成立七年的复星保德信人寿仍处于亏损期,截至2018年累计亏损7.88亿元。进入2019年,该公司上半年净亏损为1.7亿元,较上年同期168.34万元的净亏损明显放大。

  对此,一位保险公司高管表示,一般寿险公司首年盈利是成立之后的七年左右,成立七年内呈现亏损算是正常现象,同时随着保险回归保障,寿险公司的亏损期或将有所拉长。

  对于净利润连亏及万能险产品占比较高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采访该公司,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并未予以回应。

  今年4月,陈国平“空降”担任复星保德信人寿CEO。这位从业经验长达23年的寿险“老将”将如何助该公司消除“烦恼”备受关注。

  加码“大个险”或许是这位深谙寿险经营之道的舵手的第一要务,在其掌舵新华保险浙分期间,他曾向媒体介绍,2007-2017年,该分公司个险渠道保费平台保持了十年的高速增长,标保总量从0.76亿元提升至8.6亿元。

  而在今年6月底,陈国平在复星保德信人寿也强调了个险渠道的重要性,他表示,队伍建设是保险公司最大的护城河,公司要建立的是一支高收入、高产能、高留存的“三高”团队。

  据了解,自2018年3月起,复星保德信在上海启动寿险规划师模式的试点,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高专业、高产能的精英销售团队。而在2019年一季度,该精英渠道实现月人均ANP(年化首年保费)4.6万元,月人均件数4.2件,月均活动率达82%。

  不过,对中小险企而言,自建个险队伍并不容易。王向楠介绍称,建设个险队伍往往需要几年的投入,同时在维护和管理个险队伍方面也并非易事。此外,中小险企如果产品单一,维持个险队伍的成本也会较高。不过,拥有个险队伍能让公司在产品管理上更为自主,如发展综合性产品,从长期看也可能降低营销成本。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