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每日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meirizixun/2019/3358.html

苏大强是苏州人?苏州人:我弗是弗是我别瞎讲

时间:2019-09-0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现代快报讯(记者 何洁 王子扬)霸榜热搜近一个月后,《都挺好》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部剧带火了“苏氏一家人”,还带火了他们身后的这座城市苏州。据不完全统计,剧中出现了平江路、金鸡湖、东方之门、国金中心等26处地标,这些地方如今每天要接待大量慕名而来的电视剧观众,纷纷变身网红打卡地。

  然而,不少苏州人看完剧却表示,《都挺好》虽然发生在苏州,但总觉得缺了点“苏州味儿”,有种“形似神不似”的感觉。为什么说这部剧不够“苏州”呢?真正的“苏州味儿”是什么样的?现代快报记者走进苏州,为各位读者一探究竟。

  电视剧里的苏家老宅青砖灰瓦,地处僻静的寻常巷陌。现实中,这里是五卅路同德里,旧时的郡治后木兰堂遗址,杜月笙曾在这里建房子出租,是条颇有民国风味的老巷子。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自从《都挺好》这部剧火了之后,这条巷子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过来“打卡”,特别是剧中的苏家老宅门口,不断有游客敲门。有时候,房子真正的主人会出来解释:“别敲门了,就是个老房子,真的没啥好看的。”“以前也常有剧组来拍戏,也有年轻人来拍婚纱照,不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红。”住在同德里的徐阿姨告诉记者。

  除了苏家老宅,剧中的食荤者餐厅也开始爆火。抖音上大量出现食荤者门前打卡的短视频,其中更不乏点赞破10万者。这里位于平江路,名叫翰尔园,它其实并不是餐厅,而是一家茶馆。记者还没走近,就已经看见乌压压的人群纷纷举起手机留影。走进去,里面也并非像电视剧里展示的厨房,而是一个很典型的苏州庭院,每天都有评弹演出。

  记者了解到,苏州评弹是电视剧里的一大特色,《白蛇传之赏中秋》《三国演义战长沙》等经典唱段,都起到了串联剧情,画龙点睛的作用。翰尔园的店员介绍说,“开播之后,店里的年轻听众越来越多了,很多可能之前不了解评弹的听众,也开始有兴趣去了解这种古老的艺术。”

  电视剧里,苏大强生活在苏州,职业是图书管理员。据原著描述,他接了自己父亲的班,这就说明,苏家至少三代人都生活在这座城市。但很多苏州观众看完电视剧却集体吐槽,这一家人“一点儿也不苏州”。

  首先就是口音,剧中的主要角色基本上都是一口“京片子”,特别是倪大红扮演的苏大强,“北方大汉既视感太强烈了”,三句一个“咱”,两句一个“甭”,丝毫没有吴侬软语的感觉。有苏州网友吐槽道:“这部剧的名字应该叫《北京人在苏州》。”

  还有就是姚晨扮演的苏明玉了。记者发现,知乎问题“苏州人这么疼女孩,为什么《都挺好》还有重男轻女的剧情?”热度很高,引来了十多位苏州网友的集体“辩护”:苏州人比较疼女孩儿,像苏明玉这种爸爸不疼、哥哥不爱的,几乎不可能出现。有位网友表示:当地有个习俗叫“两家并一家”,就是说外地小伙子娶了苏州女孩,会被要求生两个小孩,其中一个跟女方姓,不太会有“传宗接代男丁至上”的想法。

  电视剧里设计了一个非常苏州化的情节上山采茶。年轻的茶姑穿行山间、辛勤劳作,原本是一副很美江南山水画卷,但有人却发现了一个大BUG。

  苏州市非遗保护管理办公室原主任、研究员,江苏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龚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剧中山上的茶姑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中的贡山,她们却穿着甪直江南水乡妇女服饰,有“张衣李穿”的嫌疑。

  龚平还表示,剧中出现的,是苏州城葑门、相门外水荡地区甪直、胜浦等周边方圆五六十公里内独有的水乡妇女服饰,源于水田生产稻作文化,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服饰在苏州城南、城西农村根本不流行,特别是远及太湖边的丘陵地区,服饰差异更是天差地别。“在戏剧界,对剧装有句俗语:不怕穿破,就怕穿错!就是这个道理。”龚平说。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