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每日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meirizixun/2019/4105.html

中国历史研究院 孙元良缘何引争议(2)

时间:2019-09-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蒋介石假令枪毙孙元良》,杨天石《横生斜长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4-86页。

  从这位军官的上述发言看来,他是以为孙元良真的被枪毙了,所以才写了这段文字,表示痛惜,也用以激励同志。但事实上,孙元良并没有死,孙元良是黄埔一期毕业生,曾在蒋介石的身边任警卫团长。在执行枪决之前,孙元良得到蒋先云的通知,逃了。

  蒋先云当时是蒋介石的秘书,此举应出于蒋介石的授意。孙元良逃命之后,跑到武汉,求见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邓演达不见;后又到日本,蒋介石亲笔写信介绍他进日本陆军大学,并汇寄学费三千元。这也说明,当初蒋介石下令枪毙孙元良实则是做给大家看的。

  1937年11月5日,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第10军登陆杭州湾金山卫,形成对淞沪前线中国第三战区部队的包抄之势。国军反击未果,为避免全军覆没,下令“转进”,实则为溃退。

  为了掩护国民党主力部队转移,孙元良又下令88师524团第1营的400多名官兵,固守四行仓库阵地,并亲手将“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交给谢晋元团长。

  1937年11月9日,日军突破苏州河,国军除104、105、106等师比较镇静外,余部皆溃不成军。孙元良此时带着几个卫士与部队失散,直到苏州才将参谋部重新集结起来。

  孙元良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所引起的争议和非议最为严重。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期间,当雨花台阵地陷落,日军居高临下攻击中华门阵地时,88师262旅官兵不顾日军炮火,坚守城垣,但时任88师师长的孙元良却被指责为临阵脱逃,甚至有人指出孙元良需要为之后部分国军官兵被日军屠杀负责。真相究竟如何?

  日军那种极端残暴的行为外,在我国方面,参加保卫南京战役的高级干部,都是有责任的。尤以像孙元良那种卑鄙可耻的行为(孙元良于12日下午5时到长官部开会出来后,就没有回部队,脱去军服,换上便衣,跑到一家妓院拜鸨母做干妈,迁到难民区躲藏了1个月,后以日军疏散难民,才混出来),更是罪不容诛

  87、88两师规定突围,均未遵办,又未控制到船只,无法渡江,而且88师已经溃散。听说王敬久、孙元良二人开会后即不知去向,部队无人指挥,混乱不堪,后来被日寇屠杀的最多。这二人均被免去军、师长职,只保留两师番号,重新成立。(孙元良入妓院,托庇鸨姆,甘充下役,得全生命,无耻之极。)

  1937年12月11日,经过长考,在三峡船上蒋介石给唐生智下达了撤退命令,该命令同步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电话转告唐(生智),顾(祝同)并要唐当天先行过江。唐生智拒绝立即过江,于当晚彻夜组织完成了“正面突围”的撤退方案,并定于12日下午5时召集各军师长开会布置。

  此时,孙元良却率师直属队和262旅一部在12日上午就违令先动。擅自向下关撤退,企图渡江北撤。在挹江门内被上文中提到的36师师长宋希濂的督战队“劝阻”,返回中华门继续作战。

  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于12日下午2时左右率所部2000余人向下关方面逃窜,企图过江。唐生智得悉,命我负责堵阻。我力劝孙元良万不可这样擅自行动,孙为情势所迫,乃又率所部回中华门附近。

  这一事件,在19日关生笠给蒋介石的报告中也有提及,关生笠还指出,10日孙部已利用私藏的船只将辎重偷运汉口:

  文【注:12日】晨,由八八师守备之雨花台失陷。文午中华门又失守。由八八师自动撤退,于是全城混乱。八八、八七、三六等师司令部及重要辎重灰(注:10日)晚已由八八师之军需处装运汉口。

  孙元良本人的回忆中,并没有否认弃部队“逃跑”,但就是否“违令”做出了解释,按照他的回忆,此事件是接命令弃部队撤退而非临阵弃部队脱逃。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