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yule/2019/4359.html

P-P图或者Q-Q图

时间:2019-09-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P-P图和Q-Q图常用于直观查看数据是否正态分布。P-P图和Q-Q图的目的性基本一致,但原理上有着区别。

  针对P-P图,其原理在于如果数据正态,那么数据的累积比例与正态分布累积比例基本保持一致。分别计算出数据累积比例,和假定正态时的数据分布累积比例;并且将实际数据累积比例作为X轴,将对应正态分布累积比例作为Y轴,作散点图。

  针对Q-Q图,其原理在于如果数据正态,那么其假定的正态分位数会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计算出假定正态时的数据分位数;并且将实际数据作为X轴,将假定正态时的数据分位数作为Y轴,作散点图。

  无论是P-P图,或者Q-Q图;如果说数据呈现出正态性,那么散点图看上去应该近似呈现为一条对角直线,此时说明数据呈现出正态性。如果散点图看上去明显不是一条直线,那么说明数据很可能不具有正态特质。P-P图和Q-Q图的功能一致,使用时并没有区别,看使用偏好选择即可。

  方差分析(包括普通单因素方差,双因素方差,三因素方差,多因素方差,协方差分析等),对应的Y值是否具有正态性特质的判断;

  回归分析(包括线性回归,逐步回归等)前,对应的Y值是否具有正态性特质判断;回归分析(包括线性回归,逐步回归等)后,使用P-P图和Q-Q图检查残差值是否有正态性特质;

  使用统计检验方法进行正态性查看时,很容易被判断为非正态性分布,建议使用作图法(包括P-P图,Q-Q图,柱形图带正态分布曲线)进行查看;

  经典的研究方法(比如方差分析)要求数据呈现出正态性特质;如果不满足正态性则可考虑使用非参数检验。但在实际研究中,数据很难出现绝对的正态性【理论和实际数据会有‘代勾’】,并且由于研究方法的稳健性,因而即使数据正态特质较少,很多时候依然使用对应的研究方法(要求正态性这一前提的研究方法)。

  上图是回归分析保存的残差值作P-P图,用于检测残差是否满足正态性,上图可以看出,数据基本上呈现出一条对角直线,也即意味着残差服从正态性分布特质。

  上图可以看出,数据基本上呈现出一条对角直线,但也有较多的点并不在直线上, 只是接近在直线上,因而说明数据基本上满足正态性特质,可以接受。

上一篇:lm358n和lm358p的区别
下一篇:393更新日誌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