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安全教育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anquanjiaoyu/2019/3223.html

《这就是中国》第6集 :中国的转变离不开它(3)

时间:2019-08-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所以当时大家回想一下,甲午战争的时候,普通老百姓感觉这是个“朝廷的战争”,甚至有人称它为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到抗战时候就不一样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带给中国老百姓的不只是沉重的灾难,而且是精神上的强击,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催化剂。

  所以《义勇军进行曲》喊出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这个时候,一个有血有肉的概念“中华民族”形成了。朱自清当时也描述过自己的心情,“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这个睡狮果然醒过来了。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

  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军民最终把日本侵略者逐出国土,一扫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东主席1949年10月1号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也更能够理解,在朝鲜战争抗美援朝胜利后,我们彭德怀元帅说的一句名言,“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换言之,一个觉醒的、高度团结的现代民族国家诞生了。

  我上次跟大家谈过一个线年鸦片战争的时候,虽然中国的GDP总量比英国大,但是被英国打败了,实际上就是因为英国当时已经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具有高度的战争动员能力和其他这些现代国家具备的能力,而中国还是一盘散沙式的一个传统国家,国家意识非常弱。但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军队就可以成建制地消灭英国军队,所以不一样了,背后是大背景的变化。

  谈到现代国家建构,我还想和大家简单地分享一下黄仁宇的观点,他从大历史观总结了中国近代史,把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过程分成几个时间段。

  他把从孙中山的******时期一直到1949年之后的人民共和国时期看作一个国家建构的整体。他认为,民国时期初步建构了一个现代国家的“上层结构”,包括各种现代政府的机构设置,但这个结构无法与中国的“下层结构”沟通,因此国民党时期的中国是“头重脚轻”的政治结构。

  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通过组织农民运动,支援前线,土改,扫盲,实际上是重塑了中国的“底层结构”。所以哪怕今天你到中国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你到贵州的山区扶贫,通过“数目字管理”,给这个农户、贫困户一个银行卡,上面有卡号,现在手机还绑定,政府可以把钱直接打到这个卡号上。

  这个能力是不容易的,我走过很多非洲国家,它的政府到现在都没有这个能力,不可能把这个治理落实到最基层。像非洲国家艾滋病非常厉害,但是政府想把这个药发到底层是发不到的。我只是说现代国家组织涉及到一个“底层结构”的建设。

  黄仁宇还提出,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为中国重建了“中层结构”,也就是和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社会、现代国家相配套的司法、监察、税收、物流等等系统,一个支撑体系。

  通过长达百年的不懈的努力,我们应该说建立了一个由上、中、下三层结构组成的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形成了空前统一的政府、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经济、统一的教育、统一的国防、统一的外交、统一的金融,还有货币、税收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国家必备的。

  但是我想指出,我们的国家又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甚至很不一样,因为我们古老文明形成的许多传统,并没有随着现代国家建立而消失。恰恰相反,还是被保留下来了,而且现代国家的载体中可能这些元素得到更好的发挥。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再简单谈一谈的“文明型国家”。

  关于这个概念,我想提三位学者。一位是美国政治文化学者白鲁恂(Lucian Pye),他认为中国是不大可能建设成一个现代国家的,包括现代的法治、现代的国防、现代经济等等,我们很多“公知”现在也是这样的观点。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