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安全教育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anquanjiaoyu/2019/3223.html

《这就是中国》第6集 :中国的转变离不开它(4)

时间:2019-08-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他把中国称为“文明国家”(civilization-hyphen/state),他表示这两个名词是相同的概念。他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说中国是A civilization pretending to be a state,“佯装成现代国家的一个文明”,也就是说本质上你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你不是一个现代国家,但表面上看你是一个国家。所以他这话是带有贬义的。

  第二位学者就是马丁·雅克,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中国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他在2009年的时候出版了一本颇有争议的书《当中国统治世界》。这个书名坦率说不太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但是他本人也讲过,出版商坚持要用这个名,这样才能卖好,“标题党”。

  他和白鲁恂不一样之处在于,他对“文明国家”这个概念作了比较中性的正面的阐述,所以他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中国不会变成另外一个西方国家,中国的崛起会改变整个世界。现在看来是站得住脚的。

  但是马丁·雅克也认为,就是中国的这个“民族国家”和这个“传统文明”这两个特性之间,可能有某种张力、某种冲突,比方说,他认为中国可能在今后在东亚以某种形式复活自己历史上存在过的朝贡体系,他还说中国人实际上有一种“种族感”,这可能也会对现有的国际秩序形成某种挑战。

  第三个学者就是我自己。我认为中国首先是一个现代国家,这是我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研究后得出的非常慎重的结论。但是中华文明的种种特质又使中国这个现代国家与众不同,所以她确实融合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长处。我上次也简单提到过,无论走到哪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最向上的民族,她要改变命运;这个民族最平和;这些特质带来今天中国的崛起。

  中国也接受了现代国家一些基本的理念,像主权平等,像人权,所以中国不会恢复朝贡体系,也不会拥抱种族优越论。所以我用的是“文明型国家”,英文我把它翻译成civilizational state,这和civilization-state是不一样的,civilization-state是两个平起平坐的概念,civilizational是一个形容词,“文明型的”,修饰“现代国家”。所以说我的“文明型国家”概念比白鲁恂的“文明国家”概念要积极的多。

  我基本的看法是,“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强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她不会跟着其他国家亦步亦趋;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而且能够对世界文明作出大量的原创性的贡献。

  我多次讲过这样的一个比喻:就像汉语扩大自己的影响,不需要理会英语的偏好;就像《孙子兵法》不需要克劳塞维茨来认可;就像孔夫子不需要柏拉图来认可;就像中国的宏观调控不需要美联储来认可。

  而更可能发生的事,实际上已经在开始出现了,即汉语可能会逐步地影响英语或者其他语言。《孙子兵法》当然已经是影响,而且继续会影响西方的军事思想;孔夫子和柏拉图都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中国的宏观调控,我真是认为美国可以借鉴不少,但是它有点困难。

  这样,我们就可以回到演讲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西方为什么老是误读中国?因为西方总是基于自己有限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话语来解读中国,如“西方中心论”、“欧洲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所以他们的逻辑是所谓从极权主义到威权主义,再到西方民主制度。在这个概念下,历史发展是单线条的,发展到西方的政治模式就终结了,所以这是我们现在看来非常荒谬的。

  文明型国家崛起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逻辑。首先,历史上,我们是长期领先西方的,这个领先有其重要的原因,我把它称为原因一。后来18世纪开始就落后了,这个落后有深刻的教训,但通过过去数十年的努力,我们又赶上来了,某些方面还超越了,这个赶超的成功也有它的原因,我称为原因二。这个原因二和原因一之间是有一种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