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guonaxinwen/2019/2114.html

设计思维案例研究:拯救产品X(3)

时间:2019-07-1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我们谨记我们为谁服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什么对我们的用户有用,以及在客户体验旅程中我们应该满足他们的什么需求,和为他们解决什么困难。

  然后我们开始构建“用户故事地图”,以此将用户分类,整合信息概括出主题。对每一个用户角色,我们定义出一系列活动、故事,以及预计客户在体验中必须完成的任务。

  这样,我们就能快速地测试并了解到我们的想法是否符合核心需求。如果是,我们就可以比其他公司更快将产品投入市场。在我们的竞争者也同样每天都在发展的情况下,这一点至关重要。

  构思:使用以上信息,团队开始构思解决方案。世上没有愚蠢错误的想法!尽情表达出来,并记录下来。

  从定义阶段再进一步就是构思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形成实际的概念或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抽象的定义。

  在设计思维属于中,“构思”是指通过一系列环节如概述、雏形构想、集体研讨、意见记录与传递、辩论以及其他构思技巧的运用等,来产生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过程。

  比如:设计师和其他团队成员同意,为了尽快完成工作,最好是从纸上制图开始,并在群组中分享照片。之后我们再开始使用Balsamiq或 Axure制作最可行的设计。

  对于生成的每个草图,我们从用户那里收集信息,确定出一组解决方案,然后返回给这些用户(只要可能就会进行这一步,并且尽可能频繁),以测试流程和结果。

  原型:在这一阶段,团队开始将想法实体化,在真实情境下以实际的的原型样本验证你的想法。不要过度复杂化,尽快设计出最小可行产品(MVP)。

  在原型阶段,终于到了将定义和想法化为现实的时候了。原型是一个产品的最初最原始的模型,而这正是我们要做的。根据设计思维标准,在原型设计阶段中,你会设计出一个真实产品的廉价、比例缩小后的版本,以研究先前其他阶段得出的解决方案。

  我们与开发团队进行了会议,这是我们检查先前的假设和评估的机会。在咨询和解说环节后,我们认真考虑了用户故事数据,并了解到开发的主要工作将会是后端系统的开发,以及与现有遗留系统的对接。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创建前端系统会比这要快。因此,我们决定节省时间,利用现有系统的部件再创建一个前端系统。

  我们只有三天的期限,做出原型设计的初版。这个原型必须尽可能的反映了产品的最终状态和保持必要的功能。

  三天后我们成功提交了原型的初版。它包含的“伪造”数据,反映了我们目标设想的软件行为。虽然缺少了一些辅助功能,但是当下这款软件已经能直观地展现大部分计划中的产品内容。

  在为期两周工作的最后,我们将这款软件开放给实际的用户试用测试。利用用户体验监控软件,我们能在用户试用我们的产品原型时,对热图及用户关注进行分析。

  经过了定义、构思和原型阶段后,终于来到了检验我们的产品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奏效的时候。在设计思维术语中,“测试”指利用原型阶段创建的最佳解决方案,对整个产品进行测试。

  在我们的案例中,测试阶段不是仅仅发生在项目的尾声部分,而是只要可能,就会不断测试获取反馈,无限重复。在每一个步骤完成时,在成功说服自己能够开始下一个阶段之前,我们都会积极从用户或客户那里获取反馈。

  一旦原型完成,就应该在尽可能广泛的受众中进行测试,并向用户询问软件是否有效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看法,以及了解软件是否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