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guonaxinwen/2019/2114.html

设计思维案例研究:拯救产品X(4)

时间:2019-07-1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测试阶段包括一个演练原型,用户可以在其中查看新的工作流程并执行操作。团队直接观察用户,同时跟踪他们的响应。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平台中特定功能的转换率,用户被要求从1-10开始对该过程进行评分。

  在之后,测试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团队,甚至公司之外的一些个人(客户和用户),他们在早期的环节中就表示愿意就系统的执行效果给出反馈。

  测试结果非常喜人,X公司的项目相关人员们不仅看到了产品模型,还头一次实在地“触摸”到了产品。整个团队也有了机会去测试并验证他们的假设,并在两周的时间里不断做出改正。

  我们有了数据、想法、角色,还有初版的产品原型。现在是时候卷起袖子真正开始执行了。我们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构建全新的系统。

  为了及时完成项目,我们引进了一些新的成员到团队中来,他们从发现阶段的最开始就没有参与过这个项目。

  我们引进了前端系统开发员,后端系统开发员和设计师。这些新成员采用远程方式参与进来,因为项目期间也不可能让这些人同时来到会议室开会,所以我们要确保有合适的工具保持通讯。

  这个管理工作的过程运用了敏捷方法,我们将剩下的时间分为几个短期的冲刺阶段,通过每天的远程会议,并在每天交流完意见后使用Slack(团队协作软件工具)进行更新,互帮互助解决问题。

  我们没有储存完整的记录文件,但是在精神上,我们都有一系列综合的行动集,有共同的愿景,以及团队中的目标。我们都开始把用户角色看作是一个真实的用户,他有他自己的需求和问题。一旦团队开始志向一致,我们就开始明确需要做什么,以及何时开始做,以按时完成项目。

  我们通过三个简单步骤创建用户故事地图:明确活动、明确完成活动所需的步骤以及与每个活动关联的故事或任务列表。我们根据优先级(必须、应该、可以)对故事进行排序,来决定以哪些组件构成产品。

  由于团队共同的愿景清晰明确,并且我们采用的方法能使团队即使没有上级管理层的直接指导,也仍然保持在正轨上,所以从执行的最初,团队进展就十分快速。在项目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谨记设计思维阶段提出问题:

  在每个冲刺阶段结束时,我们对该阶段的工作进行了两次评审,并在这个“旅途”的终点,在产品最终投入生产之前,再进行了一次最终版本评审。最后一个冲刺期,我们用来准备运行和发布产品所需的基础设施。

  最后,我们再次邀请使用过旧产品的用户试用我们的新版本。到我们的产品正式发布,距离第一次提出开发意见的会议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这个产品成功了,用户开始使用它,我们逐渐吸引了更多的新用户,而不仅是老用户。A/B测试显示他们更喜欢这个新产品,这个项目也受到了公司的肯定。

  更重要的是:设计思维方法最终也受到了认可。我们相信,这将带来良好而持久的影响,并将使公司在未来能够开发出更好的产品。

  我们没有使用更传统的方法,也没有按部就班地开发产品,而是选择在这六个设计思维阶段之间不断重复交替:共情、定义、构思、原型、测试、执行。这些词语成为了我们的制胜准则,让我们开发出了一款非常受欢迎的产品。

  使用设计思维可以节省时间,从而节省项目成本。我们并没有开发数百万种不同的功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只开发了少数的操作,而团队里的每个人对这些操作都非常了解。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交付给用户他们需要的产品和为他们创造价值。

  我们刚开始进行设计思维流程的时候,客户对我们是表示怀疑的,但当我们完成并从客户那里获得反馈时,很明显,我们制定的步骤帮助我们实现了一些原本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产品受到了客户的重视,也成为公司内部应对未来挑战的王牌项目。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