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guonaxinwen/2019/5655.html

放眼未来寄望“中国智造”!听12国媒体人纵论“一带一路”

时间:2019-11-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环球时报记者 李司坤】11月2日,来自欧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共19个国家37家媒体的39名资深编辑记者在北京参加了第二期“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结业式。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出席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而此前一周,《环球时报》记者跟随此期访学班的部分成员——28名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欧亚地区12个国家27家主流媒体的媒体人踏上探寻“一带一路”之旅——“青春之岛”青岛、“六朝古都”南京以及“人间天堂”苏州。一路上,记者深刻感受到访学班成员对“中国智造”、中国文化的着迷以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期待。

  访学班成员对“一带一路”的热情,首先体现在对互联互通的向往上。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中心,有一幅工业园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动态地图。乌克兰《经济学家报》副总编辑安德烈·布扎罗夫和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报社协调员鲁斯兰·肯扎耶夫一边伸手指点着图上“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城市,一边用俄语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环球时报》记者问肯扎耶夫在谈论什么话题时,这位看上去有点腼腆的乌兹别克斯坦记者说:“历史和现实是有重合的。我们在这幅地图上发现,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重叠,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所途经的路线只是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分支。这是一个主要的分支。”

  肯扎耶夫对古代丝绸之路有不少研究,他感慨道,历史上,中国到乌兹别克斯坦的这一段路程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段,那时中乌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买卖马匹,马承担起了重要交通工具的作用。肯扎耶夫表示:“现在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这一平台,与沿线国家进行了大量的货物交换。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种历史和现实的重合有着深远的哲学含义。”

  白俄罗斯是欧亚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这让今日白俄罗斯出版集团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伊凡·西尼什金对地图上标出来的“中国—白俄罗斯巨石工业园”产生浓厚兴趣。据了解,巨石工业园筹建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学习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因此该工业园也被称为苏州工业园区的“白俄罗斯版”。伊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去年,中方对中白巨石工业园的投资达到10亿美元,到今年总投资额有20亿美元。这对白俄罗斯的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他表示,设立“中国—白俄罗斯巨石工业园”能使白俄罗斯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上相当重要的一个中枢,连接中国与欧洲。除此之外,这个工业园还可以在基础设施、住房建设以及经贸方面,给白俄罗斯带来很大的发展。

  访学班成员对“一带一路”的热情,还体现在对中国科技成果的渴求上。高铁是“中国智造”走向海外的一张“名片”。《环球时报》记者随访学班成员来到位于青岛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复兴号”“和谐号”这些代表中国走出去的“国家名片”进行零距离接触时,亲身感受到他们对中国高铁的热爱有多疯狂。

  在中车四方的制造车间里,几名活跃的学员径直来到已组装完毕的“复兴号”机车旁,摸着机车的车头,兴奋地变换着各种姿势与其合影。等讲解员孙楷开始讲解时,访学班成员都围了上来,一边听介绍,一边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高速列车的关键部分能实现自主生产吗?”“技术研发是你们企业自己做的吗?”“去年生产了多少节列车?一辆列车的使用寿命是多少年?”这群来自欧亚地区国家的媒体人向孙楷提出了各种具体而专业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从这里获得更多关于中国高铁的知识。

  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问中,哈萨克斯坦通讯社评论员克马尔·马山罗提出一个十分具体的问题:“你们这里有没有生产能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中运行的车辆?”孙楷回答说:“中车四方现在生产的产品所适应的环境温度是从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上40摄氏度。比如,我们生产的在新疆到兰州的兰新线G车型,就是为适应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而设计的。”马山罗为什么会问这么具体的一个问题?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哈萨克斯坦很多地方的冬天往往能冷到零下40摄氏度,所以我很想知道,中国的高铁到了哈萨克斯坦能不能运行。”在马山罗看来,哈萨克斯坦境内兴建高铁很有必要。他说:“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如果引入了中国的高铁,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方便,这个计划很有可行性!”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